非遗扶贫路上的上海青年|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
2020-10-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 受访者/图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一群来自上海海事大学的95后们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大山,通过拍摄视频、网络直播、策划展会的方式,帮助非遗产品更好地对接市场,助力当地脱贫。

录制视频

  助力非遗文化产品推广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坐落于长江支流的一旁。烟雾缭绕间,梯田错落有致。近年来,上海海事大学“族迹”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走进施秉县,围绕“刻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宣传推广进行了调研和落地。“刻道”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苗族群体中,至今惟一保留的刻木记事方式。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拍摄感人和个性化的视频,为非遗赋能。让更多人对非遗文化产品感兴趣,助力非遗扶贫。”“族迹”社会实践队队长程乐回忆起当初采访拍摄刻道视频的初衷时说。

如何拍摄出感染力强的宣传片?队员们选择与当地村民加强互动,通过体验同样的生活方式,来感受非遗背后的民族文化。他们去当地长者吴治光的家里,聆听动情的《刻道》歌,感受刻道文化的丰富和深厚的底蕴。还去吴治光耕作的田地里采风,在绿油油的田野中,稻苗、玉米苗随风摇动,生机勃勃,就像吴治光对刻道生生不息的热爱和执着。

对刻道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队员们拜访施秉县苗寨歌师吴通贤,吴老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刻道》的代表性传承人。通过他的第一视角,讲解和演唱《刻道》及苗族大歌、古歌,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刻道特有的文字符号便通过慢镜头的方式慢慢划过。令程乐印象深刻的是,和煦的阳光下,吴老用山泉水清洗自己的手和脸,再清洗用来做刻道的枫木,这是苗族人对刻道表示尊重和敬意的方式。

听非遗刻道歌曲传承人吴治光讲解刻道文化。

网络直播

  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山货”  

如今,直播带货已成为一种商业潮流。事实上,早在2017年“族迹”社会实践队就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推广非遗文化产品,帮助当地群众进一步开拓市场,助力当地脱贫。

抖包袱、提问题、谐音梗……围绕刻道歌棒从枫木选材、采集祭祀仪式、取棒长度、山泉洗棒到雕刻制作等详细过程,队员们进行了一番生动有趣的科普。为了增加直播时的互动体验,吸引观众的兴趣,“族迹”副队长程会敏和策划组组员赵波通过大量采访,选取了5个围绕刻道的主要片段。通过选择采访村民和非遗传承人,筛选出最打动内心和新奇有趣的内容,作为主播讲解的内容。“直播的串联稿前后修改了10多次,队员们大多是第一次面对镜头直播,心情既紧张又激动。”

“很赞!”“哪里可以购买?”看着评论区刷新的留言,直播队员们深深感到此前的调研和实地采访都是值得的。“虽然这次直播只是当地非遗产品和文化的一次试水,但从网友们充满好奇和喜爱的留言中,我们感受到非遗的潜在市场。如果可以定期直播,当地的非遗就可以多一些销售渠道和营销方式。”程乐当时将这次的直播经验和总结,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当地县记者,给他们提供一些直播带货的帮助。

策划展览

  苗绣“绣”出非遗扶贫路  

相较于“刻道”,贵州非遗苗绣不仅绣出了就业,绣出了产业,还绣出了苗族的一张文化名片。青山蜿蜒,古树蔽日,苗绣从山水中走出,承载着苗族人的记忆与憧憬。

“在采访了当地经营苗绣的公司后,我们感觉到仅仅线上传播非遗,对于产品推广力度还不够,需要线下面对面的传播,这样更具感染力。”队长程乐回忆说,队员们为此精心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资料。

展会上展示的作品照片,每一件作品都饱含少数民族风情和温暖的情感寄托。运用苗族刺绣技法的多种针法变化,具有美好寓意的图样栩栩如生。绣制成的衣服也别具特色,裁剪立体的马甲、不规则裙边的裙子、斗篷式上衣等等,每一样都能看到时尚的元素。

“举办展会不仅是为了展示调研结果,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到当地。多一个人购买非遗苗绣,可能就多一位妈妈回乡陪伴孩子。”程乐介绍说,在当地苗绣合作社,一个月会组织两次规模为100人的绣娘培训,不断提高绣娘们的技能。

═   对话   

“绣娘计划”一举两得

记者:当时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实地考察有哪些收获?

程乐:通过实地采访村民和非遗传承人,得到了非遗的一手资料,有利于后期非遗产品的宣传。以前不少队员对于苗族的印象只是存在于影视剧中,通过实地考察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能够更好地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记者:你认为非遗扶贫有哪些优势?

程乐:以探访苗绣合作社为例,通过推行“绣娘计划”,让当地的妇女多一次就业的机会。

这种模式在贵州地区推行还有两个很大的亮点,其一是贵州省内有许多县镇仍未脱贫,这一模式可以为一些贫困家庭增加收入。其二便是贵州地区的留守儿童很多,很多父母为了增加家庭收入选择了外出打工,将小孩留在爷爷奶奶身边,而这一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现状。母亲可以在家做一些刺绣活,时间灵活,在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能有一定的收入,也就没必要外出打工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