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纪念像今日落成,上海新四军广场再添红色丰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从开国元帅陈毅到新四军首任军长叶挺,从新四军名将汇聚的将军林到整齐排列的老兵纪念方阵,位于上海福寿园的新四军广场因红色文化成为上海一处与众不同的纪念场所。今天,开国十大将之首,著名战神粟裕纪念像正式在新四军广场落成。
半世戎马功勋著,常胜将军铭史册
粟裕大将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作为新四军的重要指挥员,粟裕大将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率部创造了韦岗战斗和黄桥战役、车桥战役、天目山三次反击战等光辉战例,开辟了苏中抗日根据地和苏浙皖新区,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和解放事业立下了彪炳千秋的不朽功绩。
在福寿园新四军广场为粟裕大将立像的心愿由来己久。经过前期与粟裕大将后人的反复沟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新四军广场十五周年的庆典之日,粟裕大将夫妇的纪念像如期揭幕,并首次通过福寿云平台直播,让更多未能亲临活动的新四军老战士、后代及社会人士一同观看。
粟裕大将像高2.3米,青铜整体铸造,由福寿园艺术创作中心团队历时3年完成。将军一身戎装,目视远方、意气风发,眉眼间流露出一军统帅在前线指挥时气定神闲、百战百胜的气度。陪伴一侧的夫人楚青同志眼神中充满着爱慕与关切,展现出两人于战火中相识、相濡以沫,白首不离的革命情谊。
当天,粟裕大将的家人、众多红后代、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六师分会代表、上海市民政局、青浦区民政局代表共120余人向纪念像敬献鲜花、行鞠躬礼,并以诗朗诵、革命歌曲联唱等形式表达对粟裕、楚青等新四军老战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缅怀和深深敬意。
粟裕大将的长子捐赠珍贵物品
粟裕大将的长子粟戎生在现场表示:“我父亲生前的意愿是离世后要和过去的战友们在一起,新四军广场纪念墙上刻有7700多新四军指战员的英名,与过去生死与共的战友在九天之上共叙战斗情谊,是他们两人一个很合适的归宿。所有的新四军将士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那一代人,要永远学习、更要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
在揭幕仪式上,粟裕大将的长子代表家人将粟裕大将和楚青同志生前佩戴过的手表、粟裕大将的眼镜以及一对“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的折扇捐赠给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这些珍贵的物品反映出粟裕大将及夫人淳朴的生活作风,将由纪念馆永久珍藏并适时向公众展示。
众人随后共同到新四军广场举行缅怀仪式,并向陈毅元帅、叶挺将军敬献鲜花,回顾新四军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缅怀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先烈先辈。
位于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内的新四军广场,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福寿园集团于2005年建造,是上海市红色旅游基地、青浦区“四史”学习教育基地和双拥教育示范基地。15年间,围绕着铁军精神纪念、红色文化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新四军的两任军长——陈毅、叶挺以及诸多新四军高级将领纪念像陆续落成,不断丰满着上海市红色教育的经典场所,同时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深入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课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