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学校开设恋爱课,而在这所学校,“爱情”已成一门通识课
2020-10-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1028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学校开设恋爱课”的结果,一度冲上了热搜。其实,在上海,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正承担着学生恋爱问题时“树洞”之责。课程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有一门最接近“恋爱”话题的网红课:《20世纪中国爱情文学》。有学生说,在华东师大,“爱情”就是一门通识课。 

  88.23%的大学生支持开设恋爱课  

此项调查结果显示,88.23%的大学生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处于恋爱状态的占28.89%,有恋爱经历、现在单身的37.55%,从未恋爱过的占28.99%,处于暗恋或追求他人状态的占4.57%。

在一段情感关系中,大学生难免会遇到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难以疏导的心理状态。调查发现,如何解决恋爱中的矛盾和分歧、如何面对感情的结束是大学生最希望在恋爱课上学习到的内容,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71.79%和71.50%;如何在感情中保护好自己(70.53%)、如何在与感情相关的关键时刻做出选择(66.93%)、如何让相处更愉快(66.73%)、怎样更好地爱一个人(62.35%)等,也都是大学生希望学习的。

调查发现,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5.54%认为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恋爱课最重要的意义。其次是帮助青年解决恋爱中的实际问题(24.90%)、帮青年提升沟通力(8.37%)、帮助青年人找到爱情(4.47%)。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大三学生王欣雨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记者,如果恋爱课程能作为新兴的大学课程,其新颖性不言而喻。对于对爱情充满向往的大学生而言,恋爱课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两性关系,了解如何与情侣或是周围的异性更好地相处,甚至更好地发掘自己本身,无论从趣味性抑或实用性而言的确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18级工业设计专业潘佳浩也认为,恋爱课其实可以算为学习如何和他人相处的另一种情商课。“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可能没有太多交朋友的机会,和人接触交流培养感情的机会就更少了。我觉得,开展这样的课程不一定是奔着谈恋爱去的,也算是一个机会去认识更多人,并学习和人相处的一种路径。”

资料图 施培琦/摄

  爱情文学课“曲线”教授恋爱  

相比于中国矿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少量直接开设《恋爱心理学》的高校,在上海,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承担了学生恋爱问题时“树洞”之责。课程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则有一门最接近“恋爱”话题的网红课:《20世纪中国爱情文学》。从2017年2月14日学校官宣《20世纪中国爱情文学》开课至今,这一课程都由朱康、毛尖、罗萌联袂讲授。

课程以20世纪为对象,通过对具体作品的主题与形式的解读与分析,描述20世纪中国爱情文学的历史沿革,探究现代中国人的爱情意识、爱情观念与爱情生活的变迁。同时,引导学生把握爱情观念与爱情生活的历史形态,以此为参照,深化对当前语境中的爱情的理解。

在18周的课程里,除了导论和结语,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郁达夫的《迷羊》 、穆时英《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与《留情》、王安忆的《香港的情与爱》、余华的《古典爱情》 …… 16部作品一一呈现。  

作为课程的主持者,朱康娓娓陈述了当时开这门课时的两点考虑——

一是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审视传统文学教学本身。因为传统文学教学重在讲出一个文学史的变化,因而无法对当代读者的精神旨趣与现实关怀做出回应,所以,如何以主题的方式把文学教学变成一种更具吸引力的课程,便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至于选定爱情的主题,是因为我们今天的爱情正处在一种“危机”状态。

朱康说,这个危机状态不仅仅授课老师们共同的感受与判断,在理论界早对此有诸多的描述与预言。“基于设计这门课的理论背景,我们试图从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中梳理出一个爱情的线索,借用历史描述与文本分析的方式,尽可能地把爱情的理论、历史与现实问题通过文学作品呈现出来。”朱康说。

因此,不同的时代的人们是如何面对爱情的,在不同的时代爱情有什么难题?同学们通过一个个作品与之接触,并通过历史的认识,最终借助于文学中的爱情,做出自我的反思。

之前有学生读完后产生深深的困惑,这个提问让朱康至今都记得:为什么我们讲了一学期的爱情都是悲剧?朱康觉得,其实反过来也表明爱情文学中的爱情,要比日常生活中的爱情更具形式的紧张感和生命的严肃性,也正是这种情况,才能让活在当下的人对爱情本身有一种更为敬畏的态度。

  各高校这样做好学生的“情感树洞”  

大学阶段正是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阶段,其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恋爱情感状况。记者从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获悉,因恋爱中的情绪情感问题前往的学生数还是比较多的,做好“情感的树洞”,提供必要的指导,也成为中心的一大职责。

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姚玉红说,有关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量占比约占三分之一。“深夜树洞”是同济心理中心微信公众号上的一个栏目,从2017年10月开始回答同学们关于心理问题的网络提问,由同济心理中心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以回信形式回复,期望用专业视角回答大学生们的实际困惑。

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之际,《深夜树洞——大学生与心理咨询师的书信对话》一书问世, 68个问题都来源于大学生的现实烦恼,其中,就有14个关于恋爱的指导问答,这其中包括了“遇到有好感的女孩子要如何追求”“情感怪圈:追到手就不喜欢了”等常见的恋爱困惑。

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中心出品了《恋爱指导手册》,在实体手册过于抢手之后,PDF版被顺理成章搬到了网上。通过手册,学生们可以自主学习那些建立亲密关系的普适性知识。

除了《恋爱指导手册》,中心还出品过《分手指导手册》,被学生们赞为“爱到哪步指导到哪步”。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朱虹指出,恋爱是大学校园里最美好的旋律,虽然并不是每一段感情都会天长地久,但希望每一段真挚的感情能善始善终。为此,学生要在分手时正确进行心理调适。

“技巧+真心=感动;技巧+别有用心=欺骗”“遇见桃花要三思,也许是朵毒桃花”……与此同时,中心时不时还会推送类似《如何谈一场安全的恋爱》这样的原创文章,给予同学们及时的指导和提醒。

==  专家观点  ==

高校应正视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现实诉求

大学生对开设恋爱课程的呼声高,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大学生思想动态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赛金认为,一方面说明当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思想也较之前大学生开放多元,恋爱不再是一件羞涩、难以启齿的事情,而是成为与学习、工作、运动类似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在两性交往能力的欠缺。当前,大学生的学业和就业压力较大,所剩不多的休闲时间又大多用到了网络社群,社交媒体的发达,使得大学生可以较为轻易地从线上找到志同道合的异性朋友,交友恋爱变得更为容易,但稳定性更差,这给绝大部分以婚姻目的的大学生造成了困扰。

陈赛金认为,现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但恋爱关系需要处理的是平等主体的交流,这也造成了他们的困扰,进而寻求学校的帮助,提高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两性交往能力。

目前开出相关课程的高校仍然还较少,陈赛金就此认为,主要是因为在对待大学生恋爱问题上,绝大部分高校的态度是不反对也不鼓励,造成相关师资培养和引入的缺乏。部分有开课教学能力的老师,担心被诟病炒作等原因,也会考虑放弃开设课程。  

“高校应该正视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现实诉求,开设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婚恋观,这也避免学生从网上习得一些不规范的‘恋爱速成班’。”陈赛金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