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谁把大数据玩成了“小九九”?
2020-10-15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英剧《黑镜》创造了一个“分值社会”,剧中的每个人都会因其个人的社会表现获得一个分值,这个数字总是在他们的身上飘着,当你达到了一定的分值,你才可以享受特别的服务,比如机票打折,租房打折等。10年前这个看似虚幻的世界,如今已经因为大数据的存在,部分环节已经成为现实,特别是在销售方面。

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如今国内许多大型的商家可以轻松收集到消费者的各类信息,通过分门别类、精细筛选,对他们的消费习惯、特征有很好的掌握。大数据的加入,本来是为了方便商家更好的服务消费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纯粹,身边的朋友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一次用某个打车软件叫车时,每次输入同样的地点,弹出的价格都不同,而且一次比一次贵,朋友原本以为是软件出了问题,但事后细细品味才察觉了关键所在——呼叫的次数越多,说明你求车的心理越急迫,价钱自然就涨了上去。

而近日一位杭州女孩在购买电影票时也遇到了状况,同一场电影、同一个条件下,两个手机显示的价格竟然完全不一样,甚至短短的几分钟后,票价就涨了6元,其中的蹊跷显而易见。

通过大数据来“杀熟”、抬价,类似的情况让消费者非常不满,每次事件曝光都能掀起一股舆论风暴,然而风暴过后,这些野草又会慢慢长出来。今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拟针对这样的商业行为处以5万以上,最高50万的罚款,可是这大半年来,线上消费“杀熟”的情况依旧频频出现,庞大的利益链和机制的不透明成为滋养这种扭曲销售行为的沃土。

以前黑心商人往往会“宰”那些生客,因为熟客更懂经,而如今商家通过更优惠的价格去吸引新顾客,老顾客反倒成了砧板上的肉。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商家与消费者互相的透明度完全是不对称的,即便个别消费者发现了蹊跷,通过投诉获得了赔偿,可仍然有大量的消费者被蒙在鼓里,这样聚沙成塔,在阴影中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

而越是规模大的商家,就越有科技手段的支持,越能获得更详尽的大数据,这反倒成了店大欺客的技术支撑,岂不是笑话。归根结底,商家是在消费老客户的信任,也是在消费自己的诚信,如果有一天每一个消费者在购物前都要通过不同的手机,不同的软件来比价,那商客之间的那种信任度荡然无存,这样的市场状态没人希望看到。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更严格的法律介入,在根源上掐断大数据“杀熟”的链条。《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从10月1日起就正式施行了,其中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科技本身无分对错,只看人怎么运用,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本就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伙伴,千万不要让那些鲜活的数字蒙上一层黯淡的阴影,不要让大数据成为商家算计消费者的“小九九”。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