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多一个年轻人较真,就多一点改变世界的可能
2020-10-23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从知网告到迪士尼,从京东告到新东方,这两年,好比“蚂蚁扳倒大象”的依法维权、惠及大众的励志故事,在一群大学生身上不断上演。

前不久,因为学习卡退款无法提现,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生一纸诉状把新东方告上了法庭。结局大快人心,在北京海淀区法院立案后,当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小赵同学在新东方App学习卡内的余额2000元可以提现。

学生们获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抚掌称快?因为,太多人吃过暗亏了。

团购券无法正常使用?不用就不用吧,也不差这几十块钱;下载一篇7元的文献要先充值50元?充吧充吧,论文正等着用资料呢;取票还要收“异地取票费”?给吧给吧,不然取不了票耽误的是我自己的行程。

面对霸王条例,很多消费者都曾表达过不满,但提到“起诉”时,大家都以“算了”“太麻烦”等态度躲开了。

该不该告?该。

有没有必要?有。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去维权吗?不一定……

最终,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可闷头吃暗亏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在多数人被动承受的环境下,再让我们将目光放到这些年轻的面庞上。

年轻为什么好?为什么能让长辈这么羡慕?就是因为年轻人会用更加符合天性的方式去行动,本能地对那些不公产生“排异反应”。

那些在社会酱缸中常年浸泡,油头垢面的“过来人”,正因为明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也就更能忍气吞声,甚至反过来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好心规劝”那些敢于较真的年轻人。

几天前,有豆瓣用户分享了“年轻人跟社会较劲的一天”。在实习期间,协议定好工资为146/天,饭补32/天,但是结算工资时,却扣除了饭补。于是,她找到HR要个说法。

在聊天记录中,对面的HR显然是位“过来人”,向她“循循善诱”:“万事不要太较真,活得累死了”,“你就是遇到的事儿太少了,咱俩又没有过节,你仔细想想是不是”……

她的回答掷地有声:“不较真就是对不公平不公正的纵容”,“如果我现在不争取自己的权益,以后我会鄙视我自己的”。最后,她拿到了她应得的工资和饭补。

在这些“较真”案例中,赔偿不多,但赢回的是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尊严。过程很长,但扳倒了不合理规则,让它不在下一个人身上重演。

广受学生喜爱的刑法学人罗翔曾说过:“如果中国老百姓真的敢去天价索赔,大家就不可能知道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化学物品的名字了。”随后,他在屏幕面前划了一段考点:权利的基础,不仅仅包括法定的,还包括社会生活许可的权利。对生活消费中的侵权现象与各种不公平、不合理之处,无论大小,就是要较一个真、争一个理。

法律、情感、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何其复杂。作为互联网原住民,这些20岁左右的学生已经与社会各个行业产生交集。遇到不公,他们敢对知名企业、公立机构甚至世界500强公司说不,敢于科学理性地维权。

虽然主角是一群还未出茅庐的学生,但他们对法治、对规则的较真精神,值得全社会为他们点赞!

有司法界资深人士赞许这些学生们的正义之举:“法治这束光,离不开每一点微光的发亮。”多一个年轻人较真,就多一点改变世界的可能性。

中国社会文明与法治进步的希望,就蕴含在这种有理有据、懂法用法、匡扶正义、纠正时弊的认真劲儿里。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