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上海屋檐下》重回舞台,三代话剧人向夏衍先生致敬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破旧的石库门、斑驳残破的水泥墙、低矮阴暗的亭子间……雨声夹杂着闷雷连绵不断,梅雨季节带着一股无奈的伤逝情怀扑面而来,生存的苦涩与无奈、小人物的艰辛与悲哀,一切仿佛是那么的压抑而令人窒息……”纪念夏衍诞辰120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人文之光演出季剧目,三代话剧人跨越半世纪全新演绎的海派经典话剧《上海屋檐下》于10月23日回归舞台,将在艺术剧院上演至10月31日。
《上海屋檐下》是中国现代剧作家夏衍先生于1937年创作的三幕话剧,在中国话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是一部严谨的现实主义剧作,而且可以说是夏衍先生在话剧创作上美学思想转变的标志——通过“小人物”形象自身的感情和愿望去唤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上海屋檐下》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社会中的一个横断面,描写了生活在大城市底层的一群小市民和贫苦知识分子平凡的生活,以匡复、杨彩玉、林志成三人的生活及情感遭遇为中心线索,以其左邻右舍的生活为辅,组成了一部30年代上海中下层人们生活的交响曲。通过一幢普通弄堂房子里五户“小人物”,为“小事”烦恼的一天,揭示了社会的内在矛盾,使人们形象而真切地看到了旧中国抗战前夕人们惶惶不可终日的社会现实。
通过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老中青三代话剧演员们的精湛演技,演绎出了那个时代小人物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体现朴实无华的风韵。导演王筱頔表示:“该剧完全忠实于原著,真实还原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希望带给观众现实主义的朴素,并且传达给他们——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对于最经典的东西始终要保持敬畏之心!”
2020年,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立25周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创立70周年,上海青年话剧团创立63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是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始创于1950年)和上海青年话剧团(始创于1957年)合并组建而成。2020年,也是夏衍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
夏衍先生是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担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第一任院长(兼)。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王筱頔导演的《上海屋檐下》曾于2007年首度上演,以纪念中国话剧的百年华诞;2008年,作为中国国家大剧院开幕演出季中唯一一台来自上海的话剧,在北京上演;2015年,在上海话艺术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复演;2020年,在夏衍诞辰120周年之际再度上演,以向夏衍先生致敬。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