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进,博青春|在“小白菜”和“小叶子”的对话中,华理志愿者集结出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世博志,进博愿,华理人,勇担当!”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嘹亮的口号响彻大厅,126名志愿者昨天集结完毕准备出征。
从“世博志”到“进博愿”
解锁“四史”学习新姿势
在此次华理进博会志愿者出征仪式上,曾荣获第四届上海市五一巾帼奖、首届“上海市十佳青年规划师”、世博会重大工程建功立业劳动竞赛“百佳建设者”等荣誉称号的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柯,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分享。
从世博会城市规划的历史出发,卢柯详细讲述了上海世博会的选址与申办、举办和后续利用三个阶段城市规划的相关故事。
卢柯专门提及,上海城市规划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坚持把为人民谋幸福、让生活更美好作为鲜明主题,未来必将延续世博精神、书写新的上海城市发展史!
从“世博志”到“进博愿”,解锁“四史”学习新姿势。华理团委介绍说,本届进博会服务期间,华东理工大学将继续开展“四史”主题教育,通过分享会、实地参观、访谈等形式,让志愿者把本次进博会服务做为学习“四史”、读懂中国的大课堂。
“小白菜”对话“小叶子”
延续十年华理志愿情
在华理的出征仪式上,曾经的世博“小白菜”与今天的进博“小叶子”,共同完成了一次穿越10年的对话。
时任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部志愿者常任主管、华理工中德工学院副院长何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包雷晶,2019年上海市优秀志愿者徐思博在现场共话“世博志,进博愿”。
何希通过回顾世博会期间面对中国馆巨大的客流量时,志愿者“小白菜”和“菜头”们总结出的志愿者培训和轮转的机制,在培训中教给志愿者的不是答案而是方法等,展现了当时志愿者的风貌和自我能动性,以及上海作为国家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与强大的办会能力。
包雷晶讲述了自己在被戏称为“寂寞岗”的绿地片区默默坚守的故事,她也提出,每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大型赛会活动背后,都是无数个平凡岗位上志愿者的尽心尽责,而每一个志愿者都可以在自己平凡的服务岗位上贡献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青春力量。
作为曾经两届参加进博会志愿服务的“老叶子”,徐思博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上海“买全球”“卖全球”的理念,以及组建团队来真正探索进博会溢出效应对消费者所带来的影响。她现场分享了从小叶子出发,以专业服务进博,用青春告白祖国,在进博会服务中找到研究方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奋进故事。
本届进博会,华理为志愿者们准备了四款主题徽章,将华理校门、“花梨”、进博吉祥物“进宝”、进博会场馆“四叶草”、世博会中国馆等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将全程陪伴志愿者奉献青春。
而除了主体徽章,本届进博会华理还为小叶子们准备了多款限定周边产品,既有爱心防疫包、青春能量包,也有暖心补给包,每个包中都相应的装有不同功能的物品,订制口罩、“华理香”洗手液、眼罩、手账本、充电宝、巧克力、小零食等物资一应俱全,能从防疫、充能、补给三个方面给志愿者带来便利。学校还结合今年非常流行的镭射元素,设计了一款时尚有范的青春镭射包,展现“小叶子们”年轻的风采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