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科学家论坛|专访新晋诺奖得主哈维·阿尔特:对基础科学的好奇和热情源于青年时期的一个研究项目
2020-10-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图

如何培养青年研究者对基础科学的热情和好奇心?10月29日晚,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新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病毒学家哈维·阿尔特接受了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的连线采访,回忆了他最初对医学研究产生浓厚热情和责任感的故事,并预测新冠疫苗大规模使用或在明年2月。

 得诺奖后从普通研究者突然变成“天才” 

连线新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病毒学家哈维·阿尔特时,他的背景是绿植簇拥的红色建筑。谈及这个背景,“这是我所在研究院的照片,我把它设置为这次连线采访的背景照片,这样就可以隐藏我杂乱的办公室了。研究院的环境幽静,很适合我们做基础科学研究和实验。”这位已经85岁的科学家露出孩子般腼腆的笑容。

“我此前一直默默地做基础科学研究,也很少有人联系我。等到10月5日,诺贝尔奖公布那天,我就收到了很多来自朋友和陌生人的邮件和电话。突然之间,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天才。”谈及获得诺奖的心情,哈维·阿尔特显得很淡然。

阿尔特出生于纽约市,1956年在罗彻斯特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1960年在该校得到医学学位。1964年与后来(197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发现了澳大利亚抗原,后证实与乙肝病毒有关。阿尔特还以动物模型来研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并确定了丙型肝炎病毒。2000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3年获盖尔德纳国际奖。今年10月5日他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回忆起获奖之前的经历,哈维·阿尔特坦言,青年科学研究者常常在申请科研基金时遇到挑战,他为此呼吁道:“我非常希望社会各界能够重视对青年科学家科研基金的支持。我非常荣幸和开心能够参加第三届顶尖科学家论坛,这里汇聚了大量优秀的科学家。通过共同探讨和交流,我们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也能够让全世界更加关注青年科学家的培养和发展。”

 对医学研究的热情源于对患者的责任 

“我对于医学研究的热情和好奇心源于一次在医院参与的研究项目,那是在19世纪70年代。”哈维·阿尔特耐心地向记者分享了他如何逐渐热爱并对医药基础科研产生热情的故事。“如果亲眼目睹丙肝患者患病时的状态,你就会产生不断研究的动力。”

哈维·阿尔特回忆道,在研究之初,他并不知道那是一种新型病毒,他和团队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来研究病毒感染的频率及其影响。在一次惊心动魄的手术后,团队发现了病原体。“当时我们已经发现了甲肝和乙肝,但是在进行乙肝筛查之后,这个病毒的感染能力依然在25%左右,所以我们继续去研究。”阿尔特说。

这段对病原体的追踪之路长达30年之久,期间是夜以继日的研究。对于该病毒的研究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直到与迈克尔·霍顿一起研究之后,才有了新的突破,团队终于发现了丙肝病毒。阿尔特表示,当时团队用了新的技术才测定了丙肝病毒,“之后,我们才得以开发一些针对丙肝病毒的测试工具。”

关于不少市民所关心的丙肝病毒方面的研究,哈维·阿尔特表示现在人类还不能根除丙肝病毒,因为我们并没有针对丙肝的疫苗。“丙肝病毒的本质就好像艾滋病病毒一样,这些小RNA病毒很难研发出疫苗,它们太容易逃脱抗体反应了。”

阿尔特表示,在疫苗缺失的情况下,如果想要完全杜绝丙肝病毒的传播和生存,需要在全世界范围进行极大规模的检测,识别所有的病毒携带者,并且大幅度地降低药价。这样才能有效识别感染的人,并且让他们快速就诊。

 新冠疫苗预计明年可大规模使用 

谈及新冠病毒时,阿尔特教授表示,人类被攻击得措手不及。他特别赞扬了中国的防疫反应速度,以及对新冠疫情的高度重视。在新冠疫苗尚未研发成功的时候,正确佩戴口罩可以起到类似疫苗的防护效果。这点在中国执行得很好。

此外,阿尔特还谈及了疫苗的研发难度。“由于病毒的自然特性,病毒在体内会不断复制,它们的机制是找到宿主并攻击宿主的免疫系统。而且它们会突变,并适应不同宿主的体内环境,比如说新冠病毒,不但可以在动物体内生存,还可以在人类的体内生存。”阿尔特坦言道,疫苗研发需要大量时间,最关键的是要保证病人不会在使用后出现副作用,即首先确保疫苗的安全性。有几款疫苗目前的成绩非常好,但仍然处于试验阶段。

阿尔特透露说,有一款疫苗已招募到3万个受试者,在12月应该就会有相关数据出炉。他表示,预计等到明年,新冠疫苗才能大规模面向公众使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