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进,博青春|200小时志愿工作的背后,是00后“三连小叶子”的别样风采
2020-11-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施剑平/图

扶贫、抗疫、进博会都是志愿服务的舞台,也是立德树人的课堂。在今年的进博会志愿者中,不少00后“小叶子”有着“三重身份”:扶贫志愿者、抗疫志愿者和进博会志愿者。来自上海商学院的贾飞云就是一位“三连小叶子”。在这不平凡的一年,她选择让每一次心跳,都融入祖国的脉搏。

支教生活的日与夜

  “孩子们充满期待的眼神是我最大的动力”  

累计志愿服务次数20余次,服务时长200多个小时,来自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的贾飞云虽是一位00后,但志愿服务经历却一点也不输给学长和学姐。

2020年寒假,贾飞云跟随校爱心贵州社团一起前往贵州进行冬日走访。他们需要经历30多个小时的火车旅程,才能到达目的地——贵州省金沙县上山民族小学。

刚一坐上火车,贾飞云的心就先一步“飘”到了贵州。“去的时候心情很激动。”因为之前和孩子们通过电话,她很想了解一下电话那头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听完社团中学长学姐的介绍和他们冬走、支教的经历,我也想实地去感受,尽自己的努力帮助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想尽快见到他们,完成冬日走访。”

所谓冬日走访,即是对当地贫困家庭进行实地走访,送去暖冬物资。这群大学生志愿者需要走访困难学生,帮助寻找资助人,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

金沙县的冬天经常飘着雨,他们到的那天也是如此。“虽然老天爷可能不太欢迎我们,但是孩子们非常开心,他们早早地等在学校里,让我也惊喜。”

山区的晚上格外难熬,学校的教师宿舍又没有热水供应,为了解决“供暖问题”,大家排着队拿水壶、铁锅烧水。“多喝热水真的很管用。” 贾飞云笑着说。

在走访中,有一些家庭住在山头,大家只能在坡上“爬上滑下”,颇为狼狈。任由雨水打脸上,贾飞云却忍不住绽开一个大大的微笑。“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是我最大的动力!”

从“红马甲”到“小叶子”

  “志愿服务带给我的,远比我得到的要多得多”  

2月初,疫情开始全面爆发。回到家的贾飞云又换上了抗疫志愿者的“红马甲”,摇身一变成了“抗疫志愿者”,守住小村最后一道防线。

从2020年2月6日起至2020年2月22日,贾飞云跟随村干部、退伍军人一起负责村疫情防控工作。

“你好,你是从哪里过来的?去过哪些地方?”在村口,她重复地询问来往的每一个人,并对于出村的车辆和人员进行身份登记,还不忘最后再加上一句:“现在是疫情时期,一定要记得带好口罩!”

“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这几天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名基层工作者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了村民们抗击疫情的决心和爱心。”她说,“我父亲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我们村最早一批报名的志愿者,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到了暑假,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线下暑期支教无法正常开展。但是贾飞云的志愿者之旅还没有结束。

志愿者团队开启了“互联网+支教”的模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云端支教,为贵州省金沙县上山民族小学108名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云支教兴趣课程。“我们在云支教的同时,也为孩子们进行课业辅导,解决他们疫情期间的课业问题。”

现在,贾飞云和其他“小叶子”们一起,换上青春靓丽的进博会志愿者服,将青春带进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志愿服务带给我的,远比我帮助的别人的要多得多。”她说道。

据了解,上海商学院今年共有110位“小叶子”上线,包含90名正式志愿者和20名储备志愿者。学校方面,也对小叶子有严格贴心的健康管理保障制度和课业保障工作。

在这特殊的一年,大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方式,来理解自身时代使命。扶贫、抗疫、进博会……他们将青春绽放在最需要的地方。而这样的志愿服务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经验。

 == 对话 == 

记者:无论是扶贫、抗疫还是当“小叶子”,你觉得志愿者工作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贾飞云:我觉得相似的地方还是很多的,都是怀着一颗热忱的心,做自己想做的、有意义的事。比如扶贫志愿者,当我们帮那些贫困孩子找到资助人,收到他们亲笔的感谢信时,我内心十分感动;再比如作为一名小叶子,在帮助来询问的展商拿到她需要的海报、地图时的那一声谢谢,我都会觉得很温暖,很有成就感。

记者:未来有什么目标吗?有没有毕业后的个人计划?

贾飞云:目前,我还没有一个很准确的计划,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活动、比赛、实践实习等,希望能够尽快找到一个前进的方向吧!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施剑平/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