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探测”疾病,这场论坛释放了哪些人工智能+慢性疾病预防的信号?
疾病防控如何与AI人工智能相结合?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在当下诊疗过程中如何应用?在11月25日进行的“健康世博会”AI智能、心血管慢病与延缓衰老的专家论坛上,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党委书记、执行主任邹海东教授通过分享形式介绍了人工智能与眼病防治结合的新应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对眼科专家而言,眼睛也是看到健康信息的窗口。眼科医生可通过高图像采集技术看到眼球健康情况。据悉,人工识别分析技术同样可以以技术干预,前置一步前置了解血管病变情况。邹海东教授在现场分享,人工智能可以辅助眼科医生找到“窗口”最细微的变化和缺陷,辅助眼科医生擦亮“心灵的窗户”。
“眼病筛查对于致盲性眼病的防控至关重要。”邹海东教授指出,眼病筛查是指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表面上健康但可能有眼病的人,和可能无眼病的人区别开来,筛查能迅速找到可疑患者并进入下一步转诊流程。据介绍,如果能有效开展定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治疗,或能挽救致盲性眼病。据悉,由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牵头开展的人工智能眼健康筛查服务项目,20秒即可出筛查结果。目前人工智能眼病筛查已在上海部分社区试点,未来将在上海更多社区进行全面推广。
在论坛专家分享现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教授、CDMS全国专家服务平台创始人范慧敏,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党委书记、、执行主任邹海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科研室教授厉曙光、抗衰老医学和心血管专家李淼,赛伯乐绿科投资集团董事合伙人孟宇,中华医学会特聘研究员张智若等嘉宾分别分享了人工智能应用与健康的关系。
在此次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上海市医学会慢病管理专科分会指导,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慢病管理专委会CDMS全国专家服务平台主办的活动上,相关领域专家介绍疾病“前置”预防控的情况,并由相关专家带来专业设备,设置体验区域,让更多受众感受到眼底健康提前筛查、心脏相关健康筛查等人工智能+医疗的应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团队也带来人工智能眼健康筛查设备,现场为参会人员提供便捷的“人工智能”眼健康筛查服务体验。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