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青年的文创之路,精彩!
2020-12-02 青年

青年报记者 陈宏

前不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11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提出上海的2035年远景目标,包括了“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级”。

对正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上海文化界来说,一群80后、90后青年,正在用一部部作品、一次次创新,推进着“码头”建设和“源头”建设,把“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文化资源,春风化雨般,变为青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红色文化:百年渔阳里仍在青年身边

95后傅天溦是百年渔阳里管理团队中的一员,她和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百年渔阳里,和当下青年发生关联。

“我们和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相关高等院校,依托我们场馆的特点,分别合作打造了两部沉浸式微团剧,一部是《上海渔阳里,我们来了》,一部是《渔阳星火》,它们都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把历史还原。”她告诉青年报记者,用戏剧这样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红色文化”,很受年轻人欢迎。

在渔阳里,这样不断和年轻人发生关联的文化创新,还有很多:裸眼3D、互动触摸屏,这些都已是常态,在互动区域,甚至还用上了年轻人喜欢的“打卡地”概念。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成为一个热词。而上海的公共文化场所,年轻人正在用最贴近自己生活的方式,践行着这一要求。

海派文化:一条私信引出两台演出

其实,上海公共文化场所,不仅仅是上海的,也是全国的。像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如今已被国内音乐剧迷视为“桥头堡”,成为上海“文化大码头”的明证。文化广场的一群年轻人,用自己的努力,让剧场“海纳百川”的同时又精益求精,成为海派文化的缩影。

文化广场节目部的朱思儒,是名90后,这段时间,她特别开心的是,她促成了自己热爱的民谣,登陆在自己供职的剧院。“我最近负责的两个项目,是音乐会《回到民谣》和音乐剧《流浪之歌·河乐队》,而能做成这两个项目,来源于一条私信。”她告诉青年报记者。

因为疫情,今年相当多的文化场馆都在鼓励挖掘国内优秀项目的潜力。朱思儒觉得,自己喜欢的民谣音乐,无论是现场性和艺术格调,都和文化广场的剧场调性契合,“我在微博上给民谣音乐人小河老师发了一条长长的私信,本来还担心石沉大海,结果他不到2个小时就表示乐意参加。”

因为文化广场的“大码头”效应以及专业水准,小河很快邀请到张玮玮、莫西子诗等民谣大咖一起演出,“因为中国民谣界这些年已经很少有机会可以聚齐这样的‘神仙阵容’了,我们觉得很幸运,观众反响很好。”朱思儒说。

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而上海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行动计划中也要求,文化资源应该转化成为品牌建设原动力。在这一点上,上海文化界的年轻人,理解得非常深刻。

江南文化:《浮生六记》像朋友圈日常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龙头城市,上海一直也是江南文化的核心城市。青年导演马俊丰在接受委约打造昆曲《浮生六记》时,和他的年轻团队就一直在考虑,如何将传统的江南文化血液,自然地融入到当下青年人的审美中去。

马俊丰说,他的团队希望通过一些现代手法的表达,来将《浮生六记》里江南文化的底蕴,彻底激发出来,最终,他们在故事的讲述上,用上了创新手法。

“现代的年轻人,都爱看电影,都是受各种文化影响长大的。”马俊丰和团队决定用上后现代的做法。确实,《浮生六记》描述的日常家居生活,放到现在来看,就是一对感情深厚的夫妻每日在晒朋友圈。这样的讲述方式,怎么能不受年轻观众追捧呢?

既要传承传统,又要立足当下、拥抱未来,在江南文化的代表——昆曲上,一群年轻人不正是在响应五中全会“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