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海教师们1小时内如何现场比拼神仙板书和书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这边,一笔一画的粉笔字,在黑板上创作下一幅幅具有观赏性的板书;另一边,书法作品,笔酣墨饱一气呵成……第七届上海教师书法和板书大赛昨天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来自上海市教育系统37所高校、11个区的240位教师选手现场展示手书水平,以书法和板书两个比赛项目,按中年组和青年组两个组别展开现场的“1小时较量”。这既是上海教师教学功底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集创意、设计、趣味为一体的盛会。
240位教师选手现场展示手书水平
写好字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优秀的板书既为课堂增色,又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为展示“老师一手好字”的艺术风采,上海市教育工会专程举办第七届上海教师书法和板书大赛。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激励申城每一位人民教师,浓笔重彩,为教育事业写上最新的文字,绘出最美的图画。
比赛的书写内容,由统一命题和自行创作两部分组成,内容包括习近平总书记语录和他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等。统一命题在比赛现场发给选手。自创内容要求根据主题,自行书写健康向上的内容。评委们根据书写的艺术性、时代性、创新性等进行打分。
焦古月是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力学教研室的一名青年教师,承担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此次斩获板书高校青年组一等奖。“我在现场抽到的统一命题题目是《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一组主视图和俯视图,我的自选内容是《数值计算方法》课程中的《牛顿迭代法》这一教学节段,50分钟左右完成,时间很充裕。”
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任职的毛颖老师获得书法区县青年组一等奖。她也是需要在一小时内完成两幅书法作品,一幅是现场命题,一幅自己创作。鲁迅曾经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毛颖深以为然。她一直坚信,书法一方面起着传递文字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面更加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情趣。
“从甲骨文到篆、隶、楷、行、草,书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每一次创造性的发展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毛颖表示,她在教授书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如何把字写好看,更重要的是希望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完善人格,提升审美趣味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我想,只有让孩子对自己国家语言文字产生情感,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坚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让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这位写得一手好字的老师,还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空中美育大课堂里,专门设计了一套《学写十二生肖甲骨文》的系列微课,让孩子们在这样的程中既了解十二生肖汉字的演变过程,又学写甲骨文,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生肖饰品。
信息化时代,老师为何坚持手写板书
当下,信息化教学手段无处不在,一笔一画的粉笔字,在黑板上手写板书,还是那么的重要吗?
在此次大赛中担任高校和区中年组评委的归水民老师认为,虽然高科技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很重要,但是板书的书写过程,就是老师讲课重点的传达。“学生看着黑板上的一笔一划,更为集中精力。如果都是用PPT,学生可能就‘一晃而过’。”归水民说,黑板板书能够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展示老师的上课思路。与此同时,板书除了纯粹的教学意义,本身也具备艺术价值。
记者获悉,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7届,本次大赛的书法作品具有相当的书写功底,内容丰富,排版新颖,极大地展示了教师们在本职岗位上奋斗多年的功底积累。
在焦古月看来,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逐步取代了板书的作用。她在学校也曾获得过微课视频、PPT制作等多媒体教学奖项,但她始终认为,板书在教学中有其不可替代的独到之处。“板书传递的不仅是科学,更是一种态度和精神,把师风师德无形地融入进每一个字,让学生可以把这种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带进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中去。”
宝山区大场中心小学语文老师王霏对此亦有共鸣。“板书,对学生来说,一是可以提示课堂重点内容,二是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清晰学习过程。同时,老师的一手好字,在无形中也为学生们起到示范作用,进而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此次大赛自创部分,王霏书写的是《惠崇春江晚景》这首古诗,并在一旁做了配图。“画画其实不是我的强项,但平时也要出黑板报,可能也因此积累了一些经验。”谈及平时的板书风格,王霏说,会根据课堂内容需要,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简笔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比如,在执教《登泰山观日出》时,她就按游览顺序画出了登泰山的线路,蜿蜒的线条配以日出的画面,寥寥几笔便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