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野生动物与人是否能够共处?这项监测研究将告诉你
2020-12-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2020年上海“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即将进入尾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城市中其实也存在大量野生动物,本市也正在对这些“都市丛林”中的野生动物进行数据监测,并将最终形成城市野生动物的管理方案。

 10多只貉会被戴上“追踪项圈” 

“城市的动物如果用错误的方法对待,可能会养成一个很不好的习性,但是当你的方式扭转了之后,7-10天动物行为就会发生改变。”王放表示。

今年7月,上海松江一小区发生“人貉冲突”,曾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王放的团队认为,“人貉冲突”的发生还是由大规模投喂而导致的偶然事件。“实际上,从7月23日居民的投喂行为逐渐停止之后,约10天左右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到,小区的这些小貉不再追着人跑,也不再主动去跟人要食物,它们之前的行为迅速地就改变了。”

人与动物如何在城市中共处?对动物行为进行监测,才能得出一个科学的数据。今年5月份开始,复旦大学与市林业总站合作,在上海的“土著”——貉的脖子上戴上GPS跟踪颈圈。“我们给3个小貉戴上颈圈再进行投放,也第一次看到了小貉在上海的城市里怎么过马路的,怎么经过小区的,怎么在一个新的地方寻找新的栖息地。”王放说。

经过追踪也发现,貉确实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动物,到一个新地方,会迅速确定找个安全的地方,每天白天睡觉,然后在一个面积接近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的地方不断探索,什么地方有水源,什么地方有吃的,什么地方可能有一些危险,大概在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就会完成对这个地方的探索。

“所以城市动物确实是有很多独特的特点,比如适应能力很强,调整自己的频率很快,它也在不断地探索城市,在寻找更安全的、更适合生存的地儿。” 王放说。

他告诉记者,这样的追踪颈圈2021年计划再给10个小貉套上。全市这10几只貉会被放到不同的小区里。“我们希望通过收集它们在不同社区里生活的状况,进行数据汇总,用一两年的时间得到一个城市野生动物的管理方案。 ”王放表示。

 全上海可能存在2000-3000只貉 

除了对貉进行追踪观测,目前在上海全市7个区的城市公园、社区绿地以及居民区等地还有超过300个红外相机的点位,可以观测黄鼠狼、刺猬、松鼠、野兔等各类在城市中生活着的野生动物。王放希望,通过数据收集最后得到这些城市野生动物在整个上海的活动分布,研究它们与城市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些被“野放”到城市各地的野生动物,会面临哪些问题? 王放说,最大的问题还是与人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类对它们造成的影响。

貉其实是最能够适应人类生活的全科动物,但是在城市中,它可能会被车撞、被狗追,也可能会在关键的繁殖期内受到一些惊吓。城市中还有一些野外不会有的威胁比如身上有杀虫剂的昆虫,吃了耗子药的老鼠等等,这些都是它们在城市里生活很大的困难。

据王放团队调查,发现到全上海有貉的小区目前已有147个。如果猜测上海区域内目前可能存在的貉的数量,大概在2000-3000只。“正常情况下,一个小区有30只就属于非常多了。”王放告诉记者,其实这些野生动物中,除貉以外的其他动物都会更羞怯一些,体型也更小,小区中生活的黄鼠狼其实也不少,但它跟人都没有过正面的冲突,也很少真正被人看到,“可能两秒它就跑掉了。”

“城市动物的种群波动其实是非常大的,冬天如果特别寒冷,第二天春天貉的数量就会迅速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这种情况其实以前是多次出现过的。”王放表示,今年貉的数量增多与去年的暖冬、疫情期间人类活动变少给予了动物活动空间都有关。 “种群内部也会有自然的调节。

对于居民对于城市野生动物的态度,复旦社会学系有同学也将对全市进行居民调查,看不同区域不同小区的居民对貉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我们正在设计一个新的指标叫文化承载力。”王放表示,除了环境之外,究竟一个小区里,大家能忍受多少貉生活在人类身边?“因为野生动物在城市里确实会跟野外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城市里它的数量和密度可能会是野外的10倍以上。因为食物充足,容易繁衍。 “我们也会尝试制定标准,看何时适合做一些干预。”

 数据分析帮助完善城市野生动物管理措施 

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李梓榕也表示,希望通过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为相应的管理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她表示,作为野生动物管理部门,上海市林业总站正与王放团队合作,陆续收集城市野生动物生活状况的一些相关数据。在收集了足够多的数据之后,将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野生动物的不同类型,制订相应的收容救护指导性意见。

 “比如幼鸟、幼貉等不同动物,它们的救护措施是不一样的。”李梓榕称,这些指导性意见会是全方位、整体性的,既包括管理部门应如何救护,也包括市民应如何做等,不过很多数据、信息还都需要进行梳理,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

此外,管理部门还将对城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的流程进行规范,并研究相应的体制机制,希望能结合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出台与收容救护相关的管理办法。“我们希望,随着新法规新条例的出台,相应的配套机制也能跟上,各方面措施都能理顺,包括提升救护人员能力素养、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在‘十四五’期间都会有所提升。”李梓榕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