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跨学科案例分析”怎么教、如何学?来看卢湾中学的探索
2020-12-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根据上海市教委2018年3月发布的上海中考改革方案,“跨学科案例分析”首次成为中考的考试科目。新中考2021年就要实施了,分值为15分的“跨学科案例分析”老师是怎么教的?学生又是如何学的?

12月22日,在一场展示交流活动中,上海市卢湾中学7年级的学生们通过他们探究上海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问题的过程和解决方案,展示了卢湾中学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面的探索。而这些初中生运用地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也让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王军感到震撼和激动。

 7年级学生跨学科探究让大学教授惊叹 

依据1912-2000年吴淞验潮站年平均潮位资料,结合已公布的构造沉降和城市地面沉降、河口河槽冲刷、水位抬升等叠加效应及其变化趋势,预测2030年上海市相对海平面上升10-16厘米。面对这一情况,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组建起了“守护上海”实验室。时间紧迫,为了守护好上海,实验室急需新生力量的鼎力相助,我们可以为上海未来的城市建设做些什么?

一个月前,这样一个《守护上海》跨学科案例学习项目摆在了卢湾中学7年级学生面前,对此感兴趣的同学纷纷自愿加入。按照参与情况,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确定了主要研究方向,随即学生们就投入了紧张的探究实践中。

要完成这样一个跨学科案例学习项目,既要用到地理知识,也需要数学知识。在搜集、整理相关数据后,各小组通过EXCEL进行了线性回归预测,得到了具体的数学模型,并绘制了相关的拟合图、难点图等,预测上海未来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情况。预测模型及预测结果都顺利完成后,各小组继续延伸,设计出了4种上海应对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的具体措施。

比如,有的小组建议利用人工回灌技术,建立深层地下水库填补地下水漏斗,解决深层地下水水源枯竭问题、改善地下水水质、防止咸水入侵;有的小组建议在上海的外岛地区建造人工浮岛,保护整个沿海地区;还有的小组设想:既然无法阻止海平面上升,那就把海水放进来,让上海变成威尼斯那样的水城,为此,他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加固房屋、防水结构改造甚至是交通工具改造的方案。

听完了学生们的展示介绍,一直从事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等方面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王军直呼震撼和激动:“大学里一直强调跨学科研究,没想到初中生就已经在跨学科了,对于7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去跨学科做一些研究非常不容易。”

王军坦言,一直以来,大学老师都挺担心中学地理教学与大学地理教学的脱节问题,因为过去中学的地理教学更多以知识的传递为主,也就是知识学习,而大学里,地理学不再是纯文科的内容,而是跨学科甚至是偏理科的内容,地理学研究中非常强调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应用,“今天听了四个小组的介绍后,我觉得大学老师不用担心了,因为我们从初中开始,地理教学已经融入了方方面面理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得地理学科的整个学习非常充实和饱满,能够完全对接大学的学习需求,也能对接国家对于地理学科的学科发展需求。”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学生的未来积蓄能量 

“新中考改革,跨学科案例分析成为新的考试科目,没有教材没有经验;评价指南考察学生高阶思维和核心素养,日常教学如何应对?”卢湾中学校长张怡坦言,作为学校和老师,要有一个载体,即指向素养的课程形态和教学模式,要让孩子有跨学科学习的经历和过程,即指向跨学科素养的深度学习。为此,卢湾中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新中考的“跨学科案例分析”,初期主要涉及地理、生命科学等学科。卢湾中学教师盛燕婷介绍说,在《守护上海》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学生们从运用背景知识了解到地理实践,从搜索数据到开展建模预测,从设计到应用,整个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地理和数学知识,更是慢慢树立了一种思考与实践的大局观,懂得了学习不只是知识的识记,而是运用已知去获取新知的过程。“通过建模预测地理问题,建立起地理与数学的关联,学生们学会从情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相关问题,也体会到了数学不仅仅是课本上枯燥的知识点,而是其他学科以及现实生活中需要的重要实用工具。这应该就是本项目跨学科的最大价值。”

除了地理与数学,卢湾中学在实践探索中还孵化研发了很多跨学科项目。比如:数学与音乐整合的《多姿的线条》、数学与美术整合的《平面镶嵌》《黄金分割》、数学与文学整合的《夸张中的数学》《文学作品中的演绎推理》等等,依托这些“项目”帮助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形成有意义的关联,达到整体理解和对多个学科深度理解。

张怡认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课程形态与教学策略的结合体,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我们一直努力寻求扎实的学科基础培养与活跃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平衡,为孩子的未来积蓄能量。”

记者了解到,本月初市教委已公布了上海市第一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实验单位。其中,徐汇区、嘉定区为本市第一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实验区,黄浦区、长宁区、虹口区、浦东新区为创建区;确定卢湾中学、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等15所学校为本市第一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种子实验校,大同初级中学等54所学校为项目实验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