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大城召唤能士 慧眼遇见匠心
2020-12-2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晓颖

闯上海,创未来。无数青年智士用实力、智力在上海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拼搏奋斗。

“上海包容、多元的文化,生活得十分顺畅,这些都是国际人才所关心之处。”在“海聚英才”系列报道人物中,中科院院士蒲慕明讲述上海吸引人才的关键点。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系列采访中也曾感慨:“上海有着很多发展机遇,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要足够努力。”在这片创业、乐业的这片热土,无数海归人才、青年人才正跟随上海城市发展脉搏,同呼吸、共发展。

2020年12月24日,在沪举办的2020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更是唱响了“海聚英才”的强音。从推介上海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到发布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目录,再到科学家峰会演讲分享、为创业大赛英才搭建平台,在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指导、市海聚英才发展促进会主办下,2020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搭建英才发展平台,扩大人才服务半径。自2013年起,上海连续七年举办的“中国海归创业大会暨上海海归人才创新创业大会”通过资金与项目对接,整合科技资源配置、课题论证提供“一站式”多元化服务等,为海归经验传承、聚集创新人才提供舞台。今年,“海创大会”升级为“海聚英才创业大赛”和“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进一步强化“以赛引才”“以会聚才”。

当下,上海正在召唤能士。2020年,《进一步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创业的实施办法》《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关于做好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来沪工作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上海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办法》及临港配套出台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信息发布,向能人志士发出“闯上海,创未来”的邀请函,为持续创新发展,激活城市活力,导入人才智力支撑,打造上海“人才梦之队”。

当前,慧眼渴望遇见匠心。为量子计算机“九章”做探测器“一战成名”的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超导电子研究室主任尤立星选择在他31岁时从海外到上海发展,在“上海效率”里深耕科研。他,看中的是上海的国际化与高效率。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庆自华东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选择与同学在上海“科技型创业”,创业十年,带领团队获得申请发明专利8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8项。他,看中的是上海的科创地位与金融中心的便利服务。近年来,无数人才看中上海、选择落“沪”。上海也用开放包容的政策与服务,为人才发展铺好路。重科技,也重技能。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的技能小将杨山巍,在他18岁时靠着“高技能加持”落户上海。上海也发布相关鼓励政策,面向技能人才释放出的更多引才机遇,彰显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2020年,电商主播李佳琦作为人才引进落户上海的消息同样引得关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做法,正彰显着上海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

发布系列政策、搭建人才平台,上海正集聚人才,让人才释放光芒。系列实际的举措也让上海成为广大人才创新创业的承载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发源地。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各方更需为人才铺好路、架好桥,让人才在时代机遇中蓄力,让能士在社会发展中闪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晓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