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条地铁开通!在此送上试乘体验,我们还邂逅了“浪漫一刻”
2020-12-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视频 

今天,上海轨道交通两条新线同期开通,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一早赶到现场,第一时间试乘,还邂逅了“最浪漫的一刻”。

 10号线二期 

穿过隧道就“上天”体验独此一份

地铁10号线二期通车

今天早上,记者分别试乘了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18号线一期南段(航头站~御桥站)两条新线。

从10号线新江湾城站开始延伸,就是新开通的10号线二期,经过杨浦区、浦东新区,沿路经过的6座新站中,除了国帆路时地下站,双江路、高桥西、高桥、港城路、基隆路都是高架车站,穿过隧道就“上天”感觉独此一份。

记者体验发现,从新江湾站坐到终点站基隆站,全程耗时约16分钟左右,大大缩短了杨浦区与浦东新区的联通,方便了不少住在杨浦、浦东两区的乘客。

乘客朱先生告诉记者,他女儿家住外高桥附近,自己家在五角场,看上去过个江就到了,但是以前要坐10号线到天潼路换12号线,再到巨峰路换6号线,要坐20几站,要一个小时。“现在方便了,10号线直接坐到港城路直接换6号线再坐一站就到了,半个小时就能到,不用绕圈子了。”女儿刚刚生好孩子,以后老两口去看外孙也方便多了,朱先生高兴地说。

 18号线一期南段 

无线充电、无人驾驶最吸引人

乘客们对自动驾驶的列车很感兴趣

而位于浦东东部的18号线一期南段的开通,对于大浦东居民来说更是一大“盛事”,全程只需20分钟左右,就能从御桥到航头。今天上午,记者在11号线御桥站换乘18号线时,有不少乘客拖家带口来尝鲜,虽然是周六,车厢里的乘客却一点也不少,基本都已坐满。

崭新的18号线车厢里,最吸引乘客的就是无人驾驶和无线充电。记者来回乘坐几次,车头位置永远站满了人,大家都举着手机兴奋地拍摄地铁在长长的隧道里穿行的飒爽英姿,还有爸爸让孩子坐在肩上看的。“现在技术太结棍了,地铁都可以无人驾驶了!”乘客们感叹。

而隔了几个车厢就设有一个的无线充电,不仅年轻人喜欢,老年人也很好奇。在临港读书的海事大学学生小顾今天和同学相约去迪士尼玩,先来坐了一趟18号线。“听说今天新开通,而且车站都很美,我们就想顺便来看看,然后再去迪士尼玩,晚上看烟火。”一上车,发现无线充电的她就立马摆上手机试了一下,看到马上就充上了电,开心地点赞:“厉害了!要是地铁里都普及就好了,再也不怕手机没电了!”

地铁18号线通车

一旁几位老年乘客也围了过来,“这是啥?”“可以充电?”“所有手机都可以吗?”“怎么充啊,放上去就可以了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询问起来,都好奇地掏出手机来“试冲”。“我的好像不行嘛。”有乘客发现。年轻的小顾此时成了科普达人:“阿姨你的手机可能没有自带无线充电的功能。”

“这个太先进了。”虽然没能充上电,但乘客张阿姨还是啧啧称叹。她家住繁荣东路,以往要坐16号线到周浦东,“还是有一段距离。现在18号线直接到繁荣路,我今天专门来试乘了一下,看看怎么走。”张阿姨说。

还有不少乘客还带着照相机来拍照的。在18号线周浦站站台,乘客们纷纷在站台墙前拍照合影。“每个站台墙据说都有故事,很有文化底蕴,我们今天打算一路拍过去,要集齐九宫格。”打算和妻子两人来“地铁一日游”的周先生告诉记者。

 邂逅浪漫一刻 

“你是我的第一位乘客”

李超带着未婚妻赫佳韵一起来看看自己奋斗的地方

在18号线周浦站,记者还遇到了一对特殊的90后乘客——李超带着自己的未婚妻赫佳韵专程来坐了回18号线,因为这条线路的开通可凝聚了他的心血。“线路开通你也有功劳,谢谢你愿意等我,一直支持我。”车厢里,他深情地对未婚妻说。

李超是18号线周浦站的现场项目经理,和赫佳韵恋爱3年,去年本打算今年4月结婚,谁知因为疫情的原因,工程复工复产后工作变得非常忙碌,就把婚礼又推迟到了年底。“谁知年底18号线要过专家评审,有通车的压力,最后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婚礼推迟到了18号线通车以后,推到了明年。”

“我还是挺支持他的,因为这也是他第一个项目,我也希望他可以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来。我们的婚期虽然略有延迟,但等他都完工后,我们也能有更多精力投入,说不定会更完美。”赫佳韵说。

硕士毕业后在申通地铁工作了4年,18号线是李超接手的第一个新线项目,对他意义很大。“是从学校跨入社会的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了。”作为现场项目管理,周浦站和繁荣路两个站点的土建装修、阶段施工等等,都需要他来进行协调,“要现场制定计划节点,保证节点工作的完成,协调量很大,还要解决不少施工难点。”这一年来,李超也经常加班加点,基本没有双休日,最大的歉疚就是没法好好陪未婚妻。

地铁18号线通车

今天,这条凝聚了自己心血的新线第一天开通,李超要来“保驾”,他也特意带上未婚妻,“想让她一起感受下我这一年来付出的成果。”

两人一早6点半就出门,来“验收成果”。李超兴致勃勃地给赫佳韵介绍着车厢里的新技术、车站的装饰,赫佳韵也听得津津有味。“车子真得很漂亮,而且很现代化。我都能体会到他那种成就感了。”她笑着说。

“她是我第一个乘客,没有她的支持,我也无法安心工作。入职后的第一份成果,我先要接受她的检验。”李超说,而更多的检验将会来自于全上海的市民。“现在还在调试阶段,也希望市民们能多提意见,让我们不断改进。”

据上海地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浪漫的一刻还不止这一幕。今天早上,18号线周浦站出入口,卷帘门刚刚升起,就有一位乘客捧着老伴的照片等待着进站。大叔说他住在周浦,老伴和他一起去过很多国家,坐过很多城市的地铁,他们盼着家门口也能造一条地铁,还约定等通车了一起去坐坐。今天,家门口的地铁终于通了,可去世的老伴却没能等到这一天。不过,他答应老伴的事情做到了,“今天,我要带着她一起来坐坐家门口的地铁,实现当年的愿望。”大叔边哭边说,说着说着又笑了。

“我觉得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份工作的意义吧。”这一幕也感动了所有的地铁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