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的那一份温暖,寒潮来袭,记者直击街面巡查救助
2020-12-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视频

“终于吃上东西了,谢谢!”1990年出生的黄志勇手捧一碗方便面,摘下口罩,热气扑腾了他一脸。

今冬首个寒潮昨日袭击申城。昨天晚上,由市民政局领导带队,市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巡查督导队前往铁路上海南站、黄浦区部分路段进行巡查督导,对遇到的个别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工作人员都积极劝导,将其送往就近的救助管理机构。对个别坚持不愿前往救助管理机构的,则当场送上热水、方便面、棉被等,并留下印有救助站地址、电话的服务卡。记者跟着巡查督导队一行直击“送温暖”现场。

徐汇区  /

南站有个临时避寒处

有热气腾腾的晚饭,有御寒的棉被……

晚上8点半左右,记者来到位于铁路上海南站的“南站临时避寒处”,那里设的专区摆放了充足的食物和御寒物资,可以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歇歇脚、取取暖。

“晚饭还没来得及吃。”1970年出生的老潘已经漂泊许久了。他告诉记者,自己老家在江苏,11年前的一场火灾烧掉了房子,没地方居住,他的父母都过世了,只能四海为家。平时自己就住在南站的地下通道。这次也是经人介绍来到了这个临时避寒处。说话间,一位工作人员贴心地送上了方便面,还有火腿肠。用牙齿咬开火腿肠,老潘狼吞虎咽地吃起了晚饭。摘下口罩的他满脸胡碴,许是很久没剃须的样子。

坐在他对面的王某今年45岁了,老家在湖南,这是他第一次到上海。在大上海转悠了好几个礼拜,暂时没找到工作的他经人介绍暂时在这处避寒的地方落脚。身边竟连一件行李也没有。几分钟后,工作人员给他递上了御寒的棉被。面无表情的他第一次展露了笑颜。

90后青年黄志勇约莫是现场排排坐的流浪人员中年纪最小的。当年,在和父亲大吵一架后,他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流浪之旅”。平时,他只能靠接一些零星的活过日子,做得最多的活是快递临时工。“也不是天天有活。运气好一个晚上干11个小时可以领到170元的薪水。”一边用勺子舀着汤底,一边喃喃地诉说自己的处境。小黄坦言,如果不是这个避寒的地方,接下来的最冷冬天不知道该怎么过。

铁路上海南站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李跃平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在南站这里开辟了这样一个临时场所给无家可归的人们避寒,提供方便面等食物,还有几十套御寒的被子。“他们平时不进来的。但这次寒潮来袭,外头确实很冷。他们消息也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知道了这个临时避寒点。”

随后,巡查督导队来到徐汇区应急管理局,记者看到通过设在这里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查看路面的情况。相关平台各相关部门和街镇共享、共用,实现了街头救助工作的一网统管。

静安区  /

救助站全面部署工作

全天候提供免费餐饮、洗浴等服务

记者从静安区获悉,今冬首个寒潮抵沪,为确保街头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静安区救助管理站已全面部署寒潮期间应对工作,为流浪乞讨人员兜牢救助底线。

日前,区救助管理站已会同公安、城管部门启动“三合一”联合专项救助工作,对重点地区开展不间断联合巡查,仔细排摸露宿人员集中区域,做好宣传、劝说和引导工作,对不愿进站的流浪、露宿人员,及时发放衣被、食物,让他们得到切实有效的帮助。

为应对寒潮,静安区救助管理站已备足方便面、热水等食品和棉被、大衣、棉鞋等防寒保暖物资,站内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接待,全天候提供免费餐饮、洗浴等服务,确保受助人员吃饱穿暖,并积极帮助相关被救助对象返乡回家。区救助管理站还积极发掘区内各方资源,通过相关部门发动环卫工人、公园绿地工作人员主动发现流浪露宿人员,各街镇也积极发动网格员、巡查队员及社区志愿者加强街面巡查,合力开展救助工作,一旦发现需要帮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即可拨打公安、城管及救助站电话,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帮助。

为做好针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露宿街头人员的救助工作,上海市、区两级民政、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已全面启动了气象预警联动机制,开展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尤其是自昨夜起,加大了在街面和相关重点地区的巡查力度、巡查频率,并扩大巡查覆盖面,及时救助露宿街头、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引导他们自愿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对于露宿街头的失智老人、精神障碍者、危重病人、未成年人流浪人员等,有关部门还明确将进行保护性救助。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寒冬街面巡查救助工作要确保不遗漏、无死角。

〢应对寒潮

本市将进一步强化“全天候服务”机制

上海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相关负责人唐敏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对救助对象的救助模式有所不同,比如入站的话需要做核酸检测;来自中风险地区的人员需要在14天内做两次核酸,滞留在站点时间不同。救助站今年已经陆续开展过多次救助工作。今年五六月份已经帮不少流浪人员找到家。目前上海街头露宿的流浪人员数量相较往年明显减少。

“但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救助难度也明显增加,比如我们原来采取的人脸识别、今日头条推送等方式甄别人员,现在因为戴口罩难度变大了。还有的人离家多年,未必办理过二代身份证,也提高了甄别难度。”唐敏介绍说。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副处长刘荣华表示,今年寒冬期间,本市针对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浪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的专项救助工作,将进一步强化“全天候服务”机制;强化市区两级民政、公安、城管、卫健等多部门联动配合机制;强化街面实地巡查与借助“网格化监控”“一网统管”相结合,确保不遗漏、无死角,切实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给他们送上寒冬里的温暖。

另据了解,就在寒潮到来前夕,上海的市、区两级18家救助管理机构均已设立了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避寒场所,储备了充足的御寒物品与防疫用品。通过24小时值守接待,全天候提供免费餐饮、洗浴、住宿等服务,确保受助人员吃饱穿暖,获得必要医疗。同时,民政救助管理部门还加大身份甄别力度,加强跨省联动寻亲,及时帮助走失的流浪乞讨人员找到亲人,回归家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