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红旗过大关
2021-01-04 要闻

“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一个曾经任人宰割、备受欺凌的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注定风云际会,何惧惊涛拍岸。

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决战决胜。收官之际的2020年,万马战犹酣。

拼搏,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拼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高山耸峙,风卷红旗过大关。

开“顶风船”

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直接部署、亲临一线、全程督战,亿万人民的主心骨凝聚起上下齐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时间的指针指向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程。

这是一个看似顺利的开局。2020年1月19日,农历腊月廿五。彩云之南,风和日丽、喜气洋洋。

刚刚结束开年首访,习近平总书记从缅甸回国便直接前往云南考察,向全国人民拜年,再一次部署脱贫攻坚总决战。

此时的中国,正铆足了劲,决心再用一年时间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

前无古人的事业必然成于艰难,对此,总书记早有预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务必增强风险意识,不忘居安思危。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年在中央党校省部级研讨班上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

尽管如此,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仍始料未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确定性陡然增加。

乱云飞渡,雨骤风狂。如何开好“顶风船”? 需要领航者的智慧远见,更考验掌舵者的勇毅担当。

在云南考察时就作出抗击疫情重要指示;以巨大政治勇气拍板武汉“封城”;大年初一紧急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一次次重要指示、数不清的热线电话;在关键时刻亲赴北京、武汉等地指挥抗疫……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部署:“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早春时节,之江大地万物复苏。

事实再次证明——

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啃“硬骨头”

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好消息: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剩余9个县脱贫出列,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贵州石阡县坪山乡大坪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吴昌永的手机弹出了这条消息。他情不自禁地马上转发,一遍遍刷新朋友圈、微信群,凌晨一两点还有人在转发跟评。

这不禁让吴昌永回想起年初那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座谈会。

3月6日那天,在石阡县视频会议室,这位基层扶贫干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冲锋动员——

“今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10个月的时间,按日子算就是300天,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必须尽早再动员、再部署。”

彼时,疫情防控正处在胶着对垒阶段,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困难,一些项目被迫停工……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现在,一道“加试题”又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面前。

2020年4月20日傍晚,秦岭深处,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木耳展销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带货员”。直播台前,习近平总书记对着手机镜头点赞——“小木耳、大产业”。

当晚,柞水木耳就火了!

2000万网友涌进直播间,20多吨木耳秒光。弹幕刷屏:“总书记也是拼了”。

产业扶贫是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重要举措。

“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这条路。”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谈及往事,情真意切。

回望来时路,8年攻坚,何等艰辛! 一朝冲刺,何等激越!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

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

这一伟大功绩,永载史册。

谋“大棋局”

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历经200多个日夜的调研、谋划、起草、修改,一份决定未来5年和15年中国前途命运的宏伟蓝图——“十四五”规划《建议》呈现在世人面前。

“明年上半年党中央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然后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金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郑重宣示引人瞩目。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的一盘“大棋局”。

“‘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规划。”“现在,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发出动员令。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系列大手笔大方略,开辟出中国广阔的发展新空间。

起手定大势——在深化改革开放中释放发展新活力。

2020年10月14日,深圳莲花山上,秋风送爽。

时隔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这里,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决心。

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海南自由贸易港扬帆起航! 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关键处连落三子,发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最强音。

“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5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5年。

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38次主持召开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亲自部署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在“小康”,难点在“全面”。

前往黑吉辽,谋划新时代东北振兴;调研京津冀,布局协同发展;考察粤港澳,推进大湾区建设;深入沪苏浙皖,指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善治国者,善于谋势;决胜负者,长于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际,一盘更大的棋局正在序盘。

一边战疫情,一边谋发展,这是多重挑战下一个大国从容不迫的气度,展现出一位大国领袖的远见卓识和领导才能。

扩“朋友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的出访足迹遍布五大洲72个国家。目前,中国拥有180个建交国、同11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不同形式伙伴关系。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时代之问横亘世人眼前。

“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我们更要把准方向,掌握好节奏,团结合作,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历史的关键路口,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邃思考着在世界的动荡变革中,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方向和路径。

“我们不追求一枝独秀,不搞你输我赢,也不会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联合国讲坛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示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

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云外交”:80多次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通过视频形式出席22场重要外交活动。

元首外交为维护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冲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构建起积极有利的外部环境。

2020年11月15日,历经8年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全球最大自贸区正式起航。

立己达人,兼济天下。迈入全面小康的中国,也在更好贡献世界。

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疫情并成为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无论是“常规考”还是“应急考”,中国交上的一份份高分答卷,令世界惊叹。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攸关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命运的重大倡议和主张,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

面对逆风和回头浪,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70多年前,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的重要论断,穿越时空,昭示出中国发展进步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筑“同心圆”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不断筑就实现民族复兴的“同心圆”,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正一步步化为现实。

2020年岁末,一些国家的民间机构评选年度热词,不约而同聚焦“疫情”。

“对人民生命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到底是不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战“疫”英雄钟南山这样说。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百年奋斗,为了人民。

2020年9月8日,人民大会堂万众瞩目。最高规格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在雄浑的乐曲声中,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走上主席台,脚步蹒跚却坚实有力。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握住张定宇的手,将象征国家至高荣誉的“人民英雄”奖章佩挂在他的胸前。

“保重身体! 把身体养好。”合影时,习近平总书记叮嘱。

向英雄致敬,也在全民族树立起英雄主义的丰碑。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初心映照民心。

什么是共产党? 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沙洲村考察,专程看望了长征路上“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

得知朱小红已经从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农家乐小老板,总书记欣慰地说:“你们家的变化也说明一个道理,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民服务,承诺了就要兑现。”

巢湖北岸,渡江战役纪念馆如同巨型航船乘风破浪。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重温那段气壮山河的英雄岁月。

70多年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千帆竞发,一举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进而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全中国。

今天,中华民族又站在这样一个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然开启。

“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坚定,“只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

据新华社电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