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校如何实现高起点办学?城乡学校携手这么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位于奉贤新城核心区的金水苑中学是一所2015年9月开办的新学校,青年教师比例较高,如何尽快培养教师队伍、凝聚校园文化?2017年9月起,金水苑中学开始接受晋元高级中学的精准委托管理,短短三年,学校在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办学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2017年下半年起实施的第一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已全面完成,评估结果显示,42个精准托管项目和34个互助成长项目合格率达到100%,其中评为“优秀”的有44个,优秀率达到58%。
接受晋元高级中学的精准委托管理后,金水苑中学在晋元高级中学的指导下,研制了工作重点,包括凝练办学理念、编制三年发展规划、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学校首先厘清办学理念,确定了“让每一个孩子自然、自主、自信地阳光成长”的理念,并浓缩为“自教育”的典型特征。接着,双方着眼于促进办学理念与学校课程之间的一致性,优化了学校课程结构,形成《“自教育金水课程”方案》,构建了“金系列”和“水系列”两个课程板块。
在“自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金水苑中学以“小先生”(核心为“我学、我做、我说、我教”)教学模式为重点创新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晋元高级中学组建了由20位初、高中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指导团队和以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员为主体的10人专家团队,对学校“小先生”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指导。在这一期间,还针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班主任,针对性地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三年来,借助优质的托管资源,金水苑中学在学校文化建设和综合办学水平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逐渐成长为奉贤新城内办学质量较好的学校。
像金水苑中学这样,得益于“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而实现高起点办学的新校并不少见。位于上海最北部大型居住社区罗店大居内的罗店二中,自2017年9月创办起就接受了新优质学校——杨浦区三门中学的精准委托管理,短短三年就实现了规范办学并走上品质发展之路。
面对新校,三门中学首先从建章立制开始,将多年研究的成果——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并结合罗店二中实际,编制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三年发展规划、课程建设实施规划等一系列工作计划,使学校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有序、规范的轨道。
针对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三门中学实施了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对于罗店二中拟招录的新教师,全部放在三门中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职前见习,使新教师一入职就可胜任岗位;对青年教师进行定点培养,通过点对点的师徒结对、联合教研、浸润式培训等方式,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有22位罗店二中教师拜三门中学骨干教师为师,开展校际教学研讨活动,相互间听评课100余节;对骨干教师,则通过请专家、拜名师、搭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育。
在抓紧师资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基础型课程建设,三门中学整合专家力量,帮助罗店二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目前已开发了9门校本课程,形成15个兴趣社团,健美操社团、田径队、舞蹈社团、篮球社团、广播操队开始在区域崭露头角。
记者了解到,目前,第二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已启动实施,涉及郊区学校66所,总体呈现向五大新城、大型居住社区倾斜的特点,其中五大新城所在区共涉及学校40所。包括奉贤区金水苑小学、奉贤区待问中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松江区中山第二小学等一批近年来新开办学校已加入第二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