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去爱与希望让生命延续!90后医学博士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2021-01-1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王懿辉 王广兆

“从你的来信里,能感受到你的勇敢和坚持,你是一个小勇士,我很幸运,能够和你匹配上,这段时间的经历,也让我成长了很多,也很幸运能够在这个寒冬给你和你的家人增添一份温暖。”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前,92年出生的王一休给远方的小患儿的回信中这样写道。

今天上午9点,随着济南这头血细胞分离机的启动,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0后在读医学博士生王一休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份“生命种子”将为一名儿童白血病患儿送去重生的希望。

  珍惜这近百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  

“生命就是如此奇妙,这近百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让我遇上了,我必须珍惜!”92年出生的王一休说话时带着一些腼腆,却让人感觉温暖。

2012年,还在山东大学就读本科医学专业的王一休,报名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当时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就答应了。”

让王一休没想到的是,就在2020年5月,时隔八年后会突然收到红十字会的消息,告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需要征询捐献意愿。

“您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不等对方问完,王一休一句“愿意”,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放下了心。近百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十分不易,身为一名医学生,王一休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没有什么犹豫。但是怕家里人多想,王一休至今没有把自己捐献的事告诉家人。

接到电话后,王一休积极配合红会,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配型高分辨和捐献前体检等流程。

就在上周,在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王一休赴济南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接下来几天,他完成了动员剂注射、造血干细胞采集等流程。在医院,王一休每天一早就要抽血常规,一天打两针动员剂,但是他告诉记者,“真的没什么,仅仅有点腰酸而已。”

  身上的白衣意味着责任和使命  

一切准备就绪后,今天是王一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日子。

上午9点左右,护士将针头插入他手臂的血管内,血液从导管流出,进入造血干细胞分离机,等收集好造血干细胞后,血液又由另一个导管流回身体。完成捐献后,这些造血干细胞将为一名白血病患儿带去“生命种子”。

“这一次能够和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对于我自己来说,能够拯救一个生命,是一种幸运,”王一休告诉记者,“现在我是一名医学生,身上的白衣意味着我的责任和使命”。励志学医的他,希望自己能够踏踏实实的学好医术,实现自己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可以通过专业知识挽救更多的生命。

当王一休的导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脏外科主任王鲁教授得知学生将前往山东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并替他安排好休假,鼓励他坚守这一份对生命的关爱之心。

其实,在学习生活中,王一休一直是一位“公益达人”。早在2012年尚在本科求学阶段,王一休便作为志愿者参加红十字会献血服务志愿队并多次积极参与献血;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王一休主动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随时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2019年,他荣获山东省无偿献血爱心大学生称号。2020年9月博士入学后,他即加入肿瘤医院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王一休告诉记者,两年前自己的母亲遭遇了一次重大车祸,当时身边的很多人对他伸出来援助之手。这件事情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患者家属,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平日里无论是献血还是加入中华骨髓库,都可能是在为挽救一个生命做好的准备,而这一切都是对世间美好的期许。

  被救助患儿给他写了感谢信  

由于红十字会规定,骨髓捐献者与被捐献者双方身份是互相保密的,因此,王一休除了知道被捐献者是一个白血病患儿外,什么都不清楚。但是,在此次捐献前,王一休收到了那位白血病小患儿的一封来信。

信中,这位患儿写道:“叔叔,您的一份爱心之血,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可以摆脱病痛的折磨,我又可以和爸爸妈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我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快快乐乐的学习了,我又可以拉我心爱的小提琴了!”字里行间,都是孩子天真诚挚的感谢。

捐献前,王一休给这位患儿回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写道:你好呀,我是远方的大哥哥,虽然不曾相识,但从你的来信里,能感受到你的勇敢和坚持,你是一个小勇士,我很幸运,能够和你匹配上,这段时间的经历,也让我成长了很多,也很幸运能够在这个寒冬给你和你的家人增添一份温暖。小朋友我知道你的不容易,在这个花季的年龄,承受着痛苦,但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等到春天来到的时候,希望这些造血干细胞可以发挥作用,我脑海里是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样子。

从接到红会电话的那一刻开始,王一休就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机会可以去帮忙那么年轻的一个生命。虽然彼此不认识,但王一休相信,这将是一次生命的奇迹,而他想要捐献救人的初心也将永不动摇。

== 对话 ==

记者:为了这次捐献,你有特意做过哪些准备吗?

王一休:接到电话后就进行了一定的准备工作。比以前更加注意休息,健康饮食。之前有时会读书到半夜十一二点,最近就不会了,我必须努力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记者:医学生的身份,对你这次捐献有促进作用吗?

王一休:一直觉得,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为患者负责,为患者尽力。大家都觉得我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情可能感动到一些人,其实我没有想过自己要能感动谁,只想着能给这个家庭一点温暖。

记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会担心会自己的身体有影响吗?

王一休:不会。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整体上是安全的,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概率很小。大多数都是捐献者耐受范围以内的酸痛、乏力、头晕等情况,但是这些症状只要对症处理就好,大部分在采集结束以后就会自行消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王懿辉 王广兆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