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大学生|刘智卓:将自己扎根在为祖国绿水青山事业奋斗的道路上
2021-01-11 青年

左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2020年最美大学生/最美高校辅导员发布仪式《闪亮的名字》今晚将在央视10套首播。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了其中一位“最美大学生”。

他是向山向海跨越2000公里在沙漠种出一片绿洲的95后,他是扶贫路上的“板扎”青年,他是“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又最新当选“2020最美大学生”。他也是青年报去年报道《“板扎”!一段献给治沙的青春》的主角。

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刘智卓。在他看来,只要能时刻牢记青年人的责任担当,把个人的追求同国家区域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这样的青春就是最美的青春。

>>>腾格里沙漠的坚韧“治沙人”

  跨越2000公里在沙漠种出一片绿洲  

对很多人来说,种树的概念其实仅限于“蚂蚁森林”里,但刘智卓的世界里,那是实实在在住露天大棚、吃酸汤面片、沟通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的“暑假日常”。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和小伙伴们顶着炎炎烈日和随时可能到来的沙尘暴,埋头制作麦草方格,以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

2016年,刘智卓带领着9个大一的同学从上海出发,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又经过6小时的汽车颠簸,到达了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大漠深处,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治沙之行。

那一年,他们没有住宿的地方,就睡在沙漠边缘乡亲家里的地板上,没有治沙工具,就挨家挨户去借。当时,很多当地人都觉得这群从城里来的白白净净的大学生是来闹着玩的。

而刘智卓在日后的每个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沙漠里。不仅如此,和他一起来的志愿者也在不断变多,在沙漠里驻扎的时间也逐渐加长,通过不断接力实现更为长期的治沙行动。

“直到风沙止步。”简短有力的一句话,扎根在他的心中。在烈日下扎麦草格子、沙柳障、种植梭梭树,伴随而来的是皮肤黝黑上火蜕皮,这些是刘智卓熟悉的“夏日配方”。从初具规模的交大林,到战退2000亩黄沙,他将热血与青春挥洒在西部的沙漠中,用行动践行着理想。

在五年的时间里,从十个人的小队开始干起,逐渐创立绿格公益团队,志愿者发展到如今近800人,招募志愿者范围也从交大拓展到全国30多所高校。这些年来,他们共制作方格十万余个,固定黄沙两千余亩,造林三千余株。“交大林”也开始在大漠扎根,成为黄沙中的绿色生机。

>>>西部基层的苁蓉“技术员”

  同时解决贫穷和荒漠化两件事  

“吃饱喝好,不想爸妈。”这是刘智卓大一时治沙借宿在村民家里的头一个晚上,乡亲对他说的话。对他而言,这种质朴的关怀也让他开始和这片祖国西北的沙漠产生越来越深刻的感情羁绊。

其实,治沙之路很辛苦,对大多数95后、00后而言,这可能更是人生中头一次的辛苦劳作。“即使再擅长料理的同学,面对农村的大锅,要帮50名左右的队员生火做饭也是不易的。米饭做成了夹生饭,不断加水,又变成了米糊,这一顿顿让人哭笑不得的饭菜,以及大漠里的星空银河,却是青春里最独特的回忆。”刘智卓说道。

在多年的治沙之行中,沙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深深印刻在脑海里。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沙漠环境“好起来”,又能让沙区的乡亲“富起来”。

在治沙过程中,刘智卓逐渐发现,荒漠化和贫困是一对无法分开的孪生兄弟。而在民勤当地,贫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荒漠化,而贫穷又限制了当地治理荒漠化的能力。

在不断的调研走访中,“肉苁蓉”进入他的视野。这是一种高经济附加值的寄生植物,成熟后可以作为药材出售,而肉苁蓉的寄主梭梭树,恰好具有很好的固沙作用。这样一来,就能够同时解决贫穷和荒漠化两件事。

基于这些调研结果,他推广了荒漠化生态扶贫“嫁接模式”。扶贫先扶智,为了推动这一模式落地,他联系业内专家,为当地送去肉苁蓉嫁新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推动荒漠化生态扶贫“嫁接模式”。为了将这些技术送到实处,他牵线搭桥,组织专家团队和民勤县政府开展精准扶贫座谈会,制作嫁接技术指导手册,打通咨询渠道。

经过努力,治沙扶贫的新模式初显成效,助力形成了肉苁蓉七千多亩,锁阳一万多亩的种植规模。在暑假之外的时间,他还经常在线关注当地的发展,积极对接资源。

“这段助力西部乡亲脱贫致富的经历,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服务基层、服务人民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提升,也坚定了人生志向。”刘智卓说道。

>>>智耕洱源的“板扎”班主任

  青春报国的奋斗底色一直不变  

一次次的西部之行,让刘智卓和西部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对西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想为西部多做一些贡献。

因此,他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加入研究生支教团,从东海之滨奔赴洱海之源,把青春激情奉献在教育扶贫一线。

根据支教地的需求,刘智卓负责教授七个班的数学、生物、普通话等课程,服务期内共教授612个课时。除此之外,还担任了班级班主任。

“因为我支教的学校是职业中学,孩子们的数学基础普遍都很差,甚至有些高一的同学,还背不下来九九乘法表,我就多次在晚自习结束后留堂,一边教授新知识,一边帮他们查缺补漏、复习初中的数学知识。就在前不久,当年那个因为背不出九九乘法表而脸红的学生,兴奋地和我说:刘老师,我的数学考试及格了!”回忆起支教,刘智卓的脸上溢满着喜悦。

除了抓学习,当地孩子也存在着沉迷游戏、生活习惯不良好等问题。为此,刘智卓掏钱给班级购买运动器材,带着他们一起跑步、打篮球;为了帮助他们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还经常会带他们用显微镜、下五子棋、学习摄影。

经过努力,班上的同学的学风明显好转、兴趣爱好也明显多了起来。在他离开学校前的最后一节课上,被他批评的最多的那个同学,成为了全班第一个哭出来的孩子。正是这种和西部结下的深厚情感,让刘智卓坚定把这些事情做下来。

期间,刘智卓还通过自己的劝说,让一名濒临辍学的学生最终选择继续读下去。这件事,也让刘智卓被当地人深情地称为“板扎老师”。

“板扎”一词,是洱源话,意思是“靠谱、能干”。这个称谓,既让刘智卓感动,也让他感到身上责任重大。此后,他和支教团的队友还一同建立了“啟源未来”基金会,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师生评价他,无论哪一种身份,刘智卓服务基层、青春报国的奋斗底色一直没有改变。他就像一棵梭梭树一样,紧紧地,扎根在祖国大地上。

== 对话 ==

记者:从“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到“2020最美大学生”,荣誉的背后带给你更多的是什么?

刘智卓:我觉得,这些带给我更多的是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自己需要更加扎扎实实地努力,不断进步。其实,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荣誉,都是对我们这一类人所做工作的肯定,我们也只是各行各业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不懈奋斗的交大师生的一个小缩影。我想,我们只要能时刻牢记青年人的责任担当,把个人的追求同国家区域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这样的青春就是最美的青春。

记者:随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未来的你还有怎样的抱负和才干要去施展?

刘智卓:无论治沙还是支教,都让我加深了对西部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知识和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乃至社会发展问题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也让我认识到了环境治理工程是一件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事业。这种认知,时时刻刻都在督促着作为一名党员的我,更要扎扎实实的做好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努力增长才干,把自己的人生扎根在为祖国绿水青山事业奋斗的道路上。

下一步,我还计划在做好志愿公益和扶贫工作的基础上,用公益创业的形式,让绿格模式在更多地方扎根,推动荒漠治理从“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