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美术馆“文教结合”:让学生独立担任儿童导览的策划人
2021-01-14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2021年是《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其实上海推动“文教结合”已经10余年,对公共文化和青少年教育结合的模式有过诸多探索。“文教结合”已经不止于让青少年到美术馆博物馆上几堂课,或者在学校里演几场戏那么简单。最近,上海西岸美术馆与华师大艺术教育系合作推动的“馆校合作”项目,就给“文教结合”的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

成立于2019年的上海西岸美术馆在开馆半年之后就与华师大艺术教育系、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和同济大学建筑系等开启了“馆校合作”的模式,基于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的五年展呈合作进行艺术教育上的探索,截至目前共有5所高校的近500位师生以及10000多名公众从中获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就在两天后,2021年“馆校合作”项目又将启动。

西岸美术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现在的“文教结合”早已突破了一年让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几次的标准,而是不断走向深入,让学生成为美术馆展览的一部分,甚至是策划者。比如这次,他们携手华师大艺术教育系,邀请学者董放、汪洋作为指导教师,让学生以西岸美术馆当前常设展“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为基点,展开一次创新性的公共教育实践。学生可以将平时在艺术课程中的所学运用于展品鉴赏及再度创作中,同时也会让学生独立策划与组织一场儿童观众的导览,鼓励这些未来的美术老师能够在艺术场馆中积极参与青少年公共艺术教育项目策划、实施和评估。当然,反过来,学生的策划导览方案又会给美术馆的展陈提供新的启示,促使他们进行变革和改良。

记者了解到,近几十年“文教结合”早已是世界潮流。从1993年正式开放的全国高校中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再到英国V&A博物馆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推出的设计史硕士项目联合授课,博物馆与高校在艺术教育方面总是并肩同行。西岸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切“文教结合”或者“馆校合作”都是为了让稀有顶级的艺术资源在教育和普及中“物尽其用”。比如西岸美术馆中目前就展览有从毕加索到米罗,从杜尚到博伊斯,从蒙德里安到贾科梅蒂,从赵无极到蔡国强等等世界级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不乏教科书级的巨作,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不应该只是放在展厅里供一小群观众欣赏,而应该通过文教结合,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其历史价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