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将深化协同治污
2021-01-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上海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较2015年上升了11.6%,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8.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记者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市生态环境保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十四五”期间将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长三角协同将更为深化。

== 空气质量 ==

 “十三五”  优良率上升11.6个百分点 

据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介绍,经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本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各项目标全面完成,环境质量改善等约束性指标提前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经初步核定,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削减68.1%、38.1%、46.6%和28.2%,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为87.2%,较2015年上升11.6个百分点。

全市259条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95%,较2015年上升71.4个百分点;优III类水质断面占比达74.1%,较2015年上升59.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18.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据第三方调査,2020年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为78.1分,较2015年提高11.6分。

此外,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全面完成。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完成水源保护区排污口调整;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一河一策”,3158条段河道2018年底全面消除黑臭,4.73万个河湖2020年底基本消除劣V类。重大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渐趋完善。

 “十四五”  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进一步深入剖析。他表示,从历史轨迹上看,上海空气质量已经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但空气质量改善也是持久战。“现阶段还没有摆脱‘人努力天帮忙’的阶段。”他表示,秋冬季还有污染天气甚至重污染天气发生,夏季高温时段臭氧超标时有发生,复合污染问题进一步凸显,臭氧已经取代PM2.5成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2020年PM2.5超标17天,臭氧超标27天,重污染出现1天。

究其原因,首先还是因为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高位。此外,结构性污染矛盾还比较突出。“以钢铁、化工等重化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运输结构尚未根本改变。”柏国强表示,大气污染成因复杂。既有本地排放量大的内因,也有区域传输的外因,还有部分时段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累积加快扩散不利的因素,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任务艰巨。

柏国强表示,下一步,将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以协同推进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和碳排放达峰为抓手,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通过启动实施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持续降低PM2.5和臭氧浓度,提升空气质量。继续降低本地污染排放。以能源、产业、交通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移动源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同时充分发挥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化区域联防联控,以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为抓手,深化三省一市合作协作,协同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长三角区域今后的重污染预警也将进一步建立联防联动。

程鹏介绍说,初步考虑到2025年,实现“两稳定、两初步”,做到“三达、两保、两提升”。“两稳定”是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生态服务功能稳定恢复;“两初步”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三达”是大气环境质量全面达标,水环境功能区基本达标,碳排放总量力争达峰;“两保”是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两提升”是,受污染耕地、地块安全利用率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提升。

== 绿化建设 ==

 “十三五”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 

据市绿化市容局总工程师朱心军介绍,“十三五”期间,上海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全市“环、楔、廊、园、林”的生态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截至202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8.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湿地保有量达到46.46万公顷。

城市绿道和生态廊道建设成效显著。完成绿道建设1093公里,黄浦江滨江绿道45公里核心段贯通。17条(片)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基本建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长江两岸等完成造林30万亩。

城市公园体系和郊野公园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城市公园从2015年的165座增加到2020年的406座,金山廊下等7座郊野公园相继建成开放,230个街心花园为市民提供了身边的精致生态空间,九成公园延长开放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市民休闲健身需求。

区域绿地和立体绿网建设稳步推进。4038公顷的外环绿带全面建成,三林楔形绿地等一批重点绿地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全市累计新建绿地逾60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全市新增立体绿化约206.3万平方米,总量达到474.1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显著提高。   

湿地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建设协同推进。加快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崇明东滩互花米草控制率达95%以上。宝钢水库、崇明北湖等13块湿地被正式划定为上海市第一批市级重要湿地。全市累计建成20个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恢复、新建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近6300余亩,累计划设6个野生动物禁猎区。

 “十四五”  构建“公园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城市” 

朱心军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将以“生态之城”建设目标为引领,着力构建“公园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城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绿色环境需要。

将继续推进公园城市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千园”工程,中心城区新建或改造一批社区公园或口袋公园,郊区实现“一镇一园”、“一村一园”。全市新建绿道再增1000公里,推进实施环城公园带(一期)建设,形成外环“彩带”。

推进森林城市体系建设。重点打造环廊森林片区,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开放休闲林地,构建点上造林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连片成网的林地体系。

推进湿地城市体系建设。加强新生湿地培育、保育和生态修复,全市湿地保有量维持在46.46万公顷。逐步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力争再通过五年的努力,切实让绿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最温暖的亮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