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委员们关心什么?目前提案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五大新城”等热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常鑫/图
1月22日上午,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委员会在市委党校海中楼报告厅集中审查提案。据提案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上午9时,共收到提案407件。那么委员们尤其是青年委员们都对什么感兴趣呢?据统计,上海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中的“热词”成为了不少委员的重点关注对象,“城市数字化转型”“五大新城”“五型经济”等在目前提交的提案中频频出现。
聚焦新基建、数字化转型……
委员为一份提案出炉“吵”了半年
“从提案的质量可以看到,今年不少委员在前期调研上更下功夫了,大部分联名提案均是联名协商的结果,经过几届的会议后,有的委员彼此相熟后自己组建了提案讨论群,内部经过好几轮沟通,甚至还有的为了某些观点各抒己见,发生热议,最后形成共识。”据提案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城市数字化转型、“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政策、新城建设等都是委员们关注的话题,很多提案都比较有新意。
据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上午9点,共收到提案407件。其中经济建设159件,占比39.07%;政治建设28件,占比6.88%;文化建设19件,占比4.67%;社会建设169件,占比41.52%;生态文明建设32件,占比7.86%。其中,委员个人提案299件,集体提案108件(包括党派67件,团体12件,专委会7件,界别22件)。
今天,包括王俊在内的15名市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联名提案《抓住新基建历史机遇,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了撰写这份提案,王俊早早建立了“2021新基建联名提案”微信群,群里一共有15名委员,大家多方搜集资料,数易其稿,历经6个月的时间,最终定稿。
王俊告诉记者,为了撰写这份提案,他们没少下功夫。早期先做了一些调研,走访了一些产业园区,特别聚焦产业上如何落实数字化转型。“新基建是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底座。除了在硬实力上投入,还需要有软实力方面的支持。虽然上海市‘新基建’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不可否认,在全面落实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在产业化落地、资金、人才、产业链及数据安全等方面做出突破。”
记者看到,在最新提交的这份提案中针对这些挑战给出了全方面的建议,包括:整体规划“数字经济”产业化落地,出台顶层设计;创新金融产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建设;聚焦资源,加快培养“新基建”关键领域核心人才;多领域结合突破核心技术,保证“新基建”相关产业链安全;统筹出台数据应用领域政策措施,促进数据安全共享等。
此次,市政协委员焦瑾璞和宋钰勤也将提交一份和“新基建”相关的提案——《关于推进上海健康医疗大数据新基建落地应用释放新动能》。在集中审查提案现场,宋钰勤剧透了提案的内容。“‘新基建’必将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方向。而作为大数据的一个组成部分,健康医疗大数据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此次我国能够成功进行疫情防控,也凸显了大数据互联互通的重要作用。建议进一步推进‘商保大数据服务平台’ (IDS)及其相关健康险科技在上海健康险市场的普及应用。”
新能源车充电桩、业委会……
青年委员聚焦当下最民生的话题
那么,在这次上海两会上,青年委员们对哪些话题感兴趣呢?记者在会场遇到了多位青年委员。
团青界别的市政协委员洪亮告诉记者,他已经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已经达到516396台,上海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55113台,占比约11%,居全国前列,但是现阶段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上海还需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发展力度。
洪亮表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数量和质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相关政策的落实程度,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发展。“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私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配建率有待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换电模式亟待探索等。”
洪亮建议,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技术知识产权方面的政策扶持与保护有待加强。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能力的强弱是掣肘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原因。相对于配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虽然换电站的建设成本高、难以实现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电池互换,但在换电模式下,换电一次的时间明显较短。新能源汽车的换电模式应成为充电模式的有力补充。“比如有的老小区不具备加装充电桩的情况,就可以因地制宜在附近建换电站,满足不同小区居民的需求。”
而80后青年委员陶寅琰则对社区治理十分感兴趣,她表示,自己将提交一份《关于加强小区业主委员会委员政治审查,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她认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上海社区物业管理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社区纷纷成立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在维护业主在小区活动中的合法权益、监督物业管理单位各项管理工作、提高社区自治水平、改善小区业主生活质量、保障业主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业主委员会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主要问题体现在:部分业主委员会党员比例过低;业主委员会委员缺乏奉献精神,甚至将进入业主委员会当成捞取个人利益的途径,以权谋私,损害了广大业主的利益,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部分业主委员会委员政治思想存在偏差;业主委员会制度过于民主,不利于政府集中管理等。
为此,陶寅琰支招,建议严格业主委员会成员标准,约定一定比例的党员委员;调研排摸目前存在意识形态问题的业主委员会委员;修改业主委员会成立章程,赋予政府一定话语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