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新时代的善事善作,需要“熊爪”这样的想象力
2021-01-2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熊爪咖啡,一个温暖动人的公益营销。

没有强行卖惨,没有苦情营销,只有萌萌的熊爪,化残缺为美好,用握手、击掌、摸摸头,治愈了墙外每一个健全却疲惫的都市行人。

在“熊爪咖啡店”的故事里,最初的红火全是由这只毛茸茸的熊爪带来的。一堵水泥墙,墙上有小洞,里面有残障人士当咖啡师。店员通过熊爪将做好的咖啡从“山洞”中递出,顾客在等待咖啡时则可以与熊爪互动。话题、口感、体验,熊爪咖啡的“出圈”,这三者缺一不可。

随着品牌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的到来,消费者有了更主动和多样的需求表达。消费者买了一杯咖啡,同时也在为它背后小众化、精品化的文化附加值买单。而在这个冬日,熊爪咖啡正好准确地击中了咖啡受众群体的消费心理。

当然,所有的尝试和创新,还需要一个吸引消费者目光的手段,就是营销。在12月3日的“国际残疾人日”里,正式营业的熊爪咖啡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熊爪咖啡”成了当时的热门关键词。

残障人士如何能体面地工作、融入到社会,实现自主创业平等就业,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帮助,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尊重和关怀。我国现有8500万残障人士,相比十年前,当下残障人士的就业充满了想象力与活力。店长莹莹就是一位聋哑人咖啡师,更是上海市残联技能培训班的学员。她像是一个标志性的案例,证明了“学会一门技术,有一份有尊严的工作”在这里是可行的。而可喜的是,经过残联组织的招聘会,熊爪咖啡团队中的残障人士已经达到50%。

暖人心,有创意,更重要的是可衍生。

一个多月过去了,第二家熊爪咖啡今天在浦东试营业。这场公益营销里,残障人士正在担任一个更积极的角色,他们专业、有水平、渴望与社会融合。这是新时代的善事善作,残疾人不再以苦情的面目,坐等慈善,他们甚至能以创举和巧思,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参与创造社会价值。

最后,正如12月报道中提到的,我们也不必始终带着滤镜去熊爪咖啡“献爱心”,不妨以食客的姿态为“熊爪咖啡”留下美食体验,抛开猎奇与打卡,这才是对这些残疾人士最大的尊重。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