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4岁了,这条明星公交线有什么不一样?
2021-02-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今天,是本市首条公交中运量线路71路上线运营的4周岁生日。记者了解到,运营4年来,71路中运量工作累计运送客流近6000万人次,今年以来,实施静音守则、试点融合定位实现准确报站等,让这条上海市十大交通服务品牌线路的服务更精准,也更有温度。

 最新融合定位技术让报站更精准 

据了解,今晚6时,在71路外滩终点站将亮起100个大红灯笼,候车廊竖起“中国馆”,红色拱门、红灯笼和32面五星红旗喜庆洋洋,8根LED立柱渐变灯效也将庆祝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今天,71路中运量上线运营满4周年。2017年2月1日,71路正式开通载客试运营,也成为上海首条以专用道、专用站台、专用信号灯为“三大优势”的快速公交线路。4年来,71路的工作日日均客流达4.7万人次,最高日客流达5.5万人次,累计运送客流近6000万人次,超过了原来日均3万人次的设计能力。

4年来,中运量71路始终走在公交服务“试验”的前端。近几天,乘坐71路的乘客们就能发现,车辆自动报站变得准确了,不用再去留意售票员人工报站了。这正是久事公交在部分公交车上所应用的融合定位技术,使得公交行进定位更准确,报站也更精准。

久事公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上有高架遮蔽、两侧有众多高楼遮挡情况下,延安路地面道路上的车辆,如何卫星定位是一个难题。中运量71路车辆在高架下道路内侧行驶,更是如此。

久事公交为解决这个难题,在新车投入使用时就率先使用了北斗定位、陀螺仪定位、惯性导航等技术初步解决了中运量71路车辆定位问题。但离久事公交服务乘客自我要求还有差距,这几年也一直在测试各种定位技术、定位方案,如UWB定位、千寻定位等,但始终不能有效解决准确定位问题。

2020年9月份开始,久事公交利用中运量71路公交车辆停站位置相对固定特点,将近场通讯技术融合于车辆定位进行测试。在车辆上合适位置安装信号收发器,在站台隔离装置上贴了位置信标,车辆通过信号收发器采集到的不同信标来确定位置,做到准确定位。测试一个月后发现融合定位效果非常好,设备运行稳定,未发生任何故障。久事公交决定增大测试力度,在6辆71路车上进行测试。

至今为止,中运量71路融合定位已经测试了3个月,测试定位效果和设备运行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报站正确稳定。据介绍,这一融合定位技术今后也将被应用于中运量71路其他车辆。

 静音公约让小小车厢更文明 

除了技术服务,提升小小车厢的服务质量和乘车“舒适度”,71路中运量也率先在全国倡议发出车厢文明静音公约,进一步倡导市民乘客文明乘车。到今天为止,已经实行了近一个月,目前乘客们也已经习惯了在车厢上“小声说话”。

据巴士三公司总经理周建平介绍:“中运量71路是贯通城市东西走廊的主干线路,是上海公交一张名片。这也是为什么继高铁、地铁相继推出静音措施后,上海地面交通品牌线路中运量71路也积极作出响应,在全线倡议市民文明出行、文明乘车、文明静音。”

记者了解到,静音前期,中运量71路发布的车厢文明“静音”公约主要有8条,在征求市民群众意见后又修改合并成了6条。一方面是对乘客自觉保持安静做出规范,包括“请勿在车厢内大声接电话,将电子设备声音外放”“请勿在车厢内大声喧哗、吵闹、嬉戏”。另一方面也对车厢内的不文明现象加以约束,包括“请勿在车厢内不捂口鼻咳嗽打喷嚏”“请勿在车厢内饮食”“请勿在车厢内脱鞋晾脚”“请勿在车厢内将脚搁在座椅、扶手杠上”。在71路的车厢醒目位置,都可以看到张贴出来的公约宣传。

要让乘客们自觉守规,首先司乘人员要以身作则。“我们都事先培训过,要求乘务人员轻声细语为乘客解答问询,到站报站作简单提示;另一方面,当有车厢喧哗等不文明情况发生时,乘务人员将及时做出友情提醒,还是以引导乘客养成文明静音的乘车习惯为主。施行近一个月了,乘客们都很配合,有的打电话没注意声音响了一点,乘务员一提醒马上就会放轻声音。”

周建平表示,公共交通中“静音车厢”的陆续推出,其意义在于它不仅能为乘客提供更加安静的旅途环境,也是71路作为上海一条客流量较大的“前沿”线路,率先所作的“试水”,未来可能作为一种服务或制度向更广泛的区域推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