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or不送?送什么?这是个90后的难题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除夕将至,又到了给爸妈挑选新年礼物的时候。对于踏入社会不久的90后们来说,这是他们一年一度的大难题。送礼的背后,是新角色如何融入旧家庭,是曾经的孩子们如何维系亲人关系。
送不送礼?送什么礼?成了成年生活的一项“必答题”。有些人认为,让礼物做桥梁,能够快速消除距离感,在寒暄与互赠礼物中找回曾经的温情。但也有些人认为,规矩繁多的礼物反而稀释了亲人之间的情感。
曾经的孩子已经长大,送礼,是他们成年的一种仪式。
送还是不送,这是一个问题
“这给长辈买礼物真的是个大难题,想来想去也没个合适的,每年一愁,唉。”在#90后春节送礼难题#的话题里,一位90后网友正在吐糟着送礼问题。
同样纠结的还有网友多多:“我们这边都不等结婚,从毕业工作开始就算个社会人,去走亲戚就不能空手了,很烦。”面对流水一般的礼物,她也有些“肉疼”。毕竟自己也才刚毕业两三年,收入也不高。每年过年都要花一两万在给家人的红包礼物上。
对于很多“社交恐惧症”来说,这两年的疫情反而是一种“解脱”。一位95后表示:“选礼物还好,送出去的过程对我来说就很难。”
在他看来,自己零星的“社交技能”完全不足以让他面对这种场面。“那么多亲戚,其实都不熟,送了礼后人家肯定要找你寒暄几句,太可怕了。”他对亲戚的“硬聊”实在吃不消。
知乎网友圆儿向大家倾诉,自己家里的亲戚平时很少交流。所以在送礼的问题上,心里有点想不通:“感觉被绑架了似的。我跟我妈说了这些想法,我妈认为不走礼会被别人笑话我。我爸也认为花不了几个钱,买一买也是心意。”家人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让她在送礼问题上很为难。
观点:送!春节的礼物是一种责任
“对我来说,春节的礼物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我的责任。”销售员小徐说。
大概半个月之前,小徐的爸爸给他打了个电话,特意提醒他过年回家得给老妈准备点礼物。刚好妈妈告诉他,手机经常不灵光,于是他就给妈妈买了一个苹果手机,又花了一个晚上帮她注册了账号,下载了常用应用,打算过年送给她。“她原来的手机是安卓系统,不知道她能不能用得习惯。”他又有些犹豫。
小徐发现,这几年爸妈真的慢慢变老了,身体时不时就会有些小毛病。他给爸爸也准备了一个颈椎仪,希望那款号称拥有脉冲技术的小仪器,能帮他缓解些许肩疼。
在传媒行业工作的小单说,自己每到过年就会买点小礼物。“给我爷爷奶奶,一般就是普通的吃的或者保健品。给妈妈买些鞋子,因为我买的衣服她不喜欢。不过我会给爸爸买衣服,他不挑。”
网友毛毛表示:“这一点上我一直很感激我的公婆和父母,双方大人每年都会帮我们两个小的,把该送谁家什么礼物全部准备好,我们回去后只要带着东西走一趟就好。”她补充道,当然事后夫妻两个会按现金价值给红包给两方父母。“一来我们工作确实忙,而来我们选的也许不合适,但父母把关过的一定不会出错。”
观点:不送!送礼反而稀释情感
90后纤纤是一位独生女。春节将近,她心里并没有很大的“负担”。在她看来,亲近的自然不会计较礼物,不亲近的也没什么必要来往。“一想到有关礼物的种种,我头就大了,再也不敢随便串门,觉得呆在家里图个清静反而更好。”
“其实,还有一些小时候看着我长大的叔叔阿姨,回家也想去叙叙旧聊聊天。每当这时,我妈就会提醒我‘那你不能空手去,得买点贵重的’。这么一想,就打消了探望的念头。”在她看来,送礼反而稀释了亲人之间的情感。“这两年春节都赶上疫情,不用走动了,也算是因祸得福吧。”她说。
S君表示,家人已经接受自己“冷漠无情没规矩”的人设了。所以过年回去从来不送礼,只是给父母一个大点红包意思一下,给其他长辈一个小点红包。“晚辈就交给父母去打发了。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嗯。”
“春节的礼物,无非烟酒,保健品之类的,最后真正能用到的没多少。礼物原价从商店买出来之后,从一家转赠到另一家,最后的归宿很可能是放在角落里落灰,或者被礼品店用原价十分之一的价格回收。和秋天的蟹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这些风俗,他还引用了一句鲁迅的话:“自古以来,便对么?”
观点:送不送都行!重要的是尊重他们
“今年疫情都不回家,礼物反倒不重要了”来自河南的小雪说道。这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在外地过年。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她,今年就打算在支付宝上给爸妈包一个红包。
“本来去长辈家,是要带一些礼物,但这不是有疫情回不去嘛。”她说,今年打个电话拜个年。“其实送啥礼物,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尊重他们,在意他们。毕竟真正关心你的人们在意的是你过得好不好,而不是礼物的轻重。”
小朱在电视台工作,她今年准备的礼物,是几箱单位发的年货。“爸妈总说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要买,但每次带礼物回家,他们总会一边埋怨乱花钱,一边却喜笑颜开。今年我们单位食堂还做了香肠,让老人们一起吃挺好的。其实让他们开心的不是礼物本身,而是我们懂事了,懂得感恩和回报了。”
面对是否该送礼物的问题,她觉得该换位思考一下,“小时候收到长辈的礼物,比如说各种零食,我们是不是就会很开心?那现在该我们扮演这样的角色啦,家人开心我也开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