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你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健不健康?春节后这个APP上就能查
2021-02-03 上海

杨力佳/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打开APP,输入新能源汽车的车辆信息,即可知道该车在现综合路况下续航多少公里,一年后可续航多少公里,是不是安心多了?再也不用害怕开到一半没有电了!

这个应用程序,正是由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牵头搭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健康度在线查询平台。目前,该平台正在进行最后的联调测试,春节过后,就会正式上线。

 数字化建设赋能新能源汽车 

日前,记者从上海国际汽车城获悉,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监管平台成立于2014年底,是全国首个、上海市唯一的新能源汽车政府监管平台,也是全国首个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为一体的新能源车数据采集地方平台,负责对上海市推广的全部新能源汽车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

据悉,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目前已接入车辆数超过42万辆,每天需要处理超过1.5亿条信息的接入。站在数据中心的大屏幕前,可以一目了然地看见,当天新能源车辆出行里程、出行频次、出行时间、充电频次、充电时间等碎片化的数据,通过大数据算法,形成不同应用场景的热点图。

数据中心技术总监王成名是一个90后,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有着近10年互联网产品设计、研发的丰富从业经历,曾主导搭建上汽EVCARD 分时租赁系统架构,完成上汽 EVCARD大数据平台“瞳”的产品规划和平台建设,去年入职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后,负责主导搭建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和相关产品规划。

在他看来,大数据并非大的数据量,而是从海量数据中经过特有的数学建模算法分析,推测出信息资产。“数据中心从各车企平台接入车辆信息,数据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的工作就像盖楼,地基一定要打得扎实,核心业务一定要抓得牢固,为此,数据中心建设了一支IT技术团队,对数据进行分发、筛选、清洗、脱敏,实现有效存储,这样分析出来的专业报告才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借助上海市动力电池溯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建设,数据中心打通了车载阶段的8个数据接口和回收利用阶段的5个数据接口,整个系统覆盖车辆生产、车辆销售、二次销售、电池维修或更换、电池退役、电池回收拆解、电池梯次利用、电池再生利用的全生命周期。

“这些针对电池的数据,对电池的性能评估、充电桩的部署、购车者的行为监督、事故的后评估等等,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王成名说,“在《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中提到,以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为导向,全闭环、系统性优化数据采集、协同、共享、应用等各流程环节,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放共享,逐步建立完善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

 打造 “1+X”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据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主任乔丽介绍,数据中心还在不断提质扩容,积极打造多数据源的“1+X”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加氢站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公共数据平台、上海能源管理中心平台、智能网联测试数据融合接入等等。其中,加氢站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公共数据平台正在加紧建设,也将在春节后推出:“我们根据这些汽车的相关数据所输出的分析报告,反哺给加氢站,从而达到车站一体化,为站点的布局、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持,更智能,更安全。”

目前,加氢站数据一体化平台建设,已经完成了嘉定区的第一版。在不久的将来,这个一体化平台有望从区级向市级推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数据中心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创新实验室和一个实训基地,对高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提供质量有保障的可信数据库,根据研究团队的需求,给予具有特征标签的数据样本。

“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团队借力大数据开放实验室,在电池衰减研究、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等领域孵化出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与专利。另外,为促进产业生态建设的新能源汽车数据大赛,经过3年的磨砺,大赛'X-Game'品牌已经基本成形,2020年成功吸引111家高校、589名高校学生、290支队伍报名参赛。我们每次比赛的课题都是根据当年市场调研后得到的行业痛点来选定的,而且给到参赛选手的数据也都是真实的,让比赛更具有现实意义,另外一方面,也帮助企业更精准地在高校中找到合适的人才。” 乔丽介绍说,下一步,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底层数据相互打通,以“一盘棋”的思维助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