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忘却的纪念,《前哨》展现三个时代的青年之间的碰撞与交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由黄昌勇编剧、马俊丰导演的大型原创话剧《前哨》将于2021年2月7日龙华24烈士牺牲90周年在上戏实验剧院首演。
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拥军优 属基金会共同出品,已被列为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项目,上海戏剧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文艺创作项目。
今天下午,在上戏实验剧院举行了媒体见面会。
从文本到剧本再到舞台
据黄昌勇院长介绍,早在三十年前,他便开始从事左翼文学及作家研究,这部话剧中的主人公们都曾在他所撰写的三十多万字的著作中出现。将这几位牺牲的青年作家搬上舞台,是黄昌勇多年的心愿。
然而,学术性研究转化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必然经历极为艰难的历程。
黄昌勇从两年前进入了剧本构思状态,去年年初形成剧本大纲并正式组建创作团队。暑假期间,他闭关创作,完成了剧本初稿。随后,剧组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展开研讨,并数易其稿。去年国庆长假期间,剧组放弃休息,连续七天集中打磨,终于使排演本正式定稿。
本剧融入了他多年来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个特殊的作家群体的体认与思考,为此剧本别具匠心地构思了“戏中戏”以及三个年代交织的结构,分别是上世纪30年代、90年代以及当代,展现三个时代的青年之间的碰撞与交融。
导演马俊丰则表示,为了讲好这个重大历史题材故事,剧组一共查阅了近三百万字的资料,并和大家分享了一个细节:“有一次排练,扮演柔石的袁弘被叫去化妆造型,当他再次回到舞台上的时候,他的形象简直和柔石一模一样,这个瞬间实在太震撼了——经过这两年,我实在有太多的话想和柔石说,想和这些青年作家说。当时的他们正在召唤我们给出这个时代的回答。”
不同时代青年的碰撞与交融
该剧制作团队,集结了上戏教师和上戏校友中的青年实力派创作人员。在演员的选择上,哪怕仅有一场戏,也坚持由实力派演员出演。表演艺术家王洛勇出演鲁迅,演员袁弘扮演柔石,演员海一天出演徐培根……此次制作团队,邀请了著名导演郑大圣担纲视觉总监和剧中的影片拍摄,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任音乐总监,著名电影音效专家詹新担纲本剧的音效设计,特邀演员万茜演唱主题歌。
在此次的见面会上,袁弘表示,自从2005年从上戏毕业后,就没有出演过话剧,所以这次可以回到母校,再次登上舞台,而且还参演了如此意义重大的剧目,非常荣幸:“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是国家的希望,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有所属时代的声音。我们用当代年轻人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通过这部剧,大家可以感受到这些曾经鲜活的年轻生命,请记这些人和事,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现在的我们。”
王洛勇则表示,每当阅读到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说,鲁迅对左联工作提出的四点意见,他都会泪流满面:“通过解读、走进、消化,将史料上的内容通过事件、细节来展现,让他们更加活灵活现,等大家2月7日来剧场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整个制作班底都非常年轻,除了这些大多数由上戏校友担任的主演之外,上戏2019级音乐剧表演专业和上戏舞蹈学院2020级中国舞表演专业的青年演员也都参与其中,代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向先辈致敬!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