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康城是我的第二个家
2021-02-13 上海

张松林已经四年没回老家过年了。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摄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位于闵行区莘庄镇的上海康城,作为沪上最大的开放式社区,在去年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记得当时在采访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康城社区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军萍时,她说道,是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的协同发力,将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一起,共同打了这场硬仗。如今,面对新一轮的硬仗,他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这已经是张松林第四年没有回老家河南周口过年了。来上海康城担任第一居委物业经理之前,85后的他曾经有过几年在边境当兵的经历。当年保卫国门,如今守护家门。

华灯初上,上海康城南门门口,一组庆祝农历新年的灯饰焕发出斑斓的光彩。“很漂亮吧! 每年莘庄都有灯会的,这次为了疫情防控,所以把彩灯分散在不同的点位,我们门口的这个已经成为了附近居民拍照留影的打卡点。”正在门口岗亭值班的张松林指着正对面的彩灯介绍道,而在他的身后,则是从一个个住户家里透出的万家灯火,颇为壮观。据悉,经过居委会前期的排摸,张松林所负责的一期约有九成左右的住户选择就地过年。

作为物业管理层,张松林其实是不用时刻在一线的,但是为了给留沪过年、工作的伙伴们一个榜样、一颗定心丸,他也加入到这次春节执勤的行列中。平日里三人的门岗,现在为了做好比平日里更大强度的测温、登记、核实等工作,在人行道和车行道都增加了人手。

一辆沪牌外来轿车缓缓驶来,在门岗停下。“请出示行程码,配合测温和登记工作,谢谢。”张松林向车主说道。原来,这是一对来看望女儿一家的老夫妇,平日住在外区。经过核实,这辆车子顺利进入小区。“我们会仔细询问对方从哪里来,经过什么地方。如果是外地回沪的,还需要去居委会签署承诺书。逢人必测温,逢车必检查。刚一开始,也遇见过不理解的,但是我们会和对方解释,防疫是每个人的事情。”正说着,一名外卖小哥骑着助动车来了,他自觉地伸出手测体温,对于这里的规矩早已经了然于心并积极配合。“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口罩,如果进小区的时候没有戴,我们也会提供。”张松林说道。

据张松林介绍,一期在编保安有28名,这次有22名选择留在了上海,其中原本有3个是想离沪的,但是考虑到大局,还是选择留了下来。一期在编26个保洁人员则统统选择留在上海,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天对大厅、电梯、楼梯等区域的消杀工作。公司为了鼓励就地过年,也额外给到了过节费以及带薪休假额度等。

“虽然大家没回老家过年,在这里坚守岗位,但是大年三十的饺子,每个人都必须吃上。”张松林亲自在食堂下了饺子,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坚守在岗位上的兄弟们,“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们都已经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了。”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