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贵的是陪伴家人的时光
2021-02-28 生活

客餐厅。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从室内空间到人们传统意义上的“家”,有什么区别?来自上海李杜设计的设计师杨薇的答案是,当一个空间既有温度,又有感情了,这才能被称作“家”。

这次杨薇的团队参加了上海设计周发起的2020“PRI2DE 创造营”非常设计“家”大赛,他们的设计主题是“小时光”。整个空间清新、细致,还蕴含着不少“闪光点”,带着一些小确幸的感觉。

多功能夹层。

亲情的呼唤 亲人的陪伴

拿到参赛的题目,看到空间中将有三代人6位住户,杨薇很快就决定了设计主题——陪伴。而在再三斟酌后,她又把主题从陪伴换成了“小时光”。杨薇表示,儿时的时光总是让人那么怀念,即便岁月流逝,为人父母,这份怀念依然保留着。她希望自己的设计能让成人也能找到儿时的感觉,那种家人陪伴、其乐融融的氛围。“整个家中最珍贵的东西,就是陪伴的时光。”

疫情的大环境造成了人与人的隔离,然而对于家庭来说,却又增加了许多亲人在一起的时光。尤其是孩子们,与父母其实有了更多的交流、陪伴的机会。“疫情让许多事都停了下来,其实对于人们来说,有这样一个停一停,聚一聚,聊一聊的时光也是难得的,”杨薇说,“我们都很怀念小时候,也许那个时候生活节奏还没有那么快。家人的陪伴,欢声笑语,这些都让人记忆深刻,所以我希望把人们最美的那片记忆留在这个空间里。”

因此杨薇的团队在设计时,充分利用空间的垂直优势,按不同人物关系将空间条理理顺,既保证独立交流的私属性又提供足够充沛开放的交流空间。其中在一层和B1之间做了一个夹层的多功能意向厅,吊椅、秋千、手工台,还有能做皮影戏的空间……这里成了孩子们的“主场”。杨薇表示,其实许多父母都很心灵手巧,他们也许平时工作繁忙而无暇陪伴孩子,向孩子们展示这样的技艺。“疫情其实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很多家长在疫情居家期间增加了与孩子们的交流,并且渐渐成为一种习惯。这也会成为室内空间设计的一种趋势,增加亲子交流的平台,让亲子间有更多的陪伴。”

地下一层楼梯设计。

从整个空间入口处的沙发凳、鞋柜上的座位,再到摆满了靠垫的楼梯,整个空间里到处可见可以多人一起坐下的地方。一楼到地下的旋转滑梯、一楼高耸的攀岩墙、安放在楼梯边上的书架等设计,又充满了童趣。这些设计都围绕着“小时光”的主题。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们儿时不可替代的财富,而杨薇希望自己团队的设计也能让为人父母的住户找回自己的小时光。“陪孩子慢慢长大,如同我们又回到童年,给自己一个重新长大的机会。于是,我们又多活了一回。”

健康才能保证优质的陪伴

对于家庭来说,陪伴自然重要,不过私密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杨薇表示,家人间的关系“亲疏有别”,空间自然也要考虑“疏密有致”,这不仅仅包括每一位住户的私密空间,也包括在疫情期间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隔离区域。

这次参赛设计的空间入口处,杨薇的团队专门设置了一块隔离区,让每一个进入空间的人们能够把鞋底、衣服、随身物品都进行消毒。

儿童房。

“经历了疫情最严重的阶段,我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是显著的,尤其是空间的入口处,它的功能性正在越来越广泛,”杨薇表示,“可能以前,入口只是用来换鞋的,但是现在还会加上洗手、消毒,或者放置衣物。所以很多空间的入口区域在不断变大,功能变得更多。”

疫情的影响给室内空间设计带来的改变还有很多,比如卫生间的设计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干湿分离,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增加整个空间的卫生间数量,避免在卫生区域人流过多接触。

“小时光”作品的设计中,杨薇在空间的二层还专门设置了儿童卫生间,普通卫生间则设置了为宠物洗澡的平台。杨薇表示,每一个客户的需求都不同,包括孩子的年龄,是否养宠物,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但这些卫生区域所有的考量都是为了能提供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家人的团聚和陪伴自然重要,但是健康的生活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保证每一个人的健康,这样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

疫情的影响确实让空间设计的趋势发生变化,这也是杨薇参加此次非常设计“家”大赛的深刻体会,在与许多同行的交流中,杨薇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注重家居健康的元素。“我们总说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而很多改变都是朝着好的方向,朝着追求更健康更优质的生活环境。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进步。”

杨薇

上海李杜设计公司设计师

先聆听再设计

在杨薇看来,一个好的室内空间设计,应该是有温度和感情的。“当一个未经打磨的空间展示在人们面前,它是没有感情的;当里面有了人,有了家庭,空间才会慢慢升温,有了温度,有了感情。而作为设计师,我们的职责就是用设计赋能生活,让空间更有温度和感情,”杨薇说,“一个‘家’必然融合了家庭每一个成员的需要,也要顾及到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生活。”这种概念不仅在设计师们心中,也在每一个客户的需求中,只是客户们表达需求的形式不尽相同,所以杨薇表示,作为设计师,要成为一个聆听者,去了解客户真正需求的是什么。

杨薇回忆说:“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是每一个客户想要的,但是有些客户当面对一个空间时,其实只有一个大概的想法,或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所以首先我们要做一个聆听者,要先读懂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再提出我们的方案,比如介绍一下当下的趋势或者比较流行的设计方向。”尽管设计师有着许多奇思妙想,但如果不符合客户的需求,即便方案能够落地,它也是不完美的。杨薇和她的团队一直秉持着这个理念,在她看来,趋同化的设计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每一个客户、每一个空间都将是独一无二的。“也许这个作品很多人喜欢,甚至可以获奖,但是其他客户也许并不喜欢。每个人的审美和需求都是不同的,对于自己的家,他们都希望有着独一无二、只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灵魂’。”杨薇说,“对于我们来说,只是用自己的专业,自己的方案去完成客户真正需要的一个生活场景化的体现。”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