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汤亮: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写作”比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虽说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改革,但是语文教学中‘汉语写作’的比重一直不突出,学生汉语写作基础扎得不够牢固,近年来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在此次全国两会上将提交建议,希望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写作”的比重。
汤亮认为,汉语写作是最能综合性考查一个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辨析水平的,这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知识素质教育。但现实是,如今企业招聘,想招聘一名有思想、有见识、有较成熟写作能力的“够格”的文秘人才十分困难。
“一些人如果离开了‘百度’,离开了‘复制和粘贴’这一套,几乎开不了笔,更别提写出有新意的佳文了。即便有着更高学历的硕士、博士,有的下笔时也有言不及义或者是华而不实的不足。”汤亮认为,这些现象无不说明,他们在过往的课堂上,接受的汉语写作的教育和训练,其实都没有很好“过关”。
汉语写作虽然属于母语教育的范畴,但是写作能力不是天生而来。汤亮指出,首先需要在循序渐进的基础教育中刻苦学习和勤勉训练,打好母语写作的基础。汤亮觉得,许多人对此并不是很重视,有的甚至把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放在汉语写作之上,把才艺训练的重要性放在汉语写作训练之上。
“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狠抓这方面的教育改革。”汤亮建议,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检验语文教育成效的落脚点,要尽快摆脱死记硬背、标准答题的纯“应试”模式,要突出学以致用,重点要放在汉语写作上。老师考查学生种种应知应会的语文知识点,也要体现在学生写作的具体应用中。
同时,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大纲中,要加大“汉语写作”的比重。汤亮观察到,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大纲中,无不以学生的写作来带动学生的阅读,其写作训练的比重,远远超过了我国。
“中小学生的汉语写作,切忌抄录一些假大空的话,要强调突出个人的感知和辨析,而对语文老师而言,要加强专业的师资培训,要以公开课的模式来以点带面,整体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教育出版部门也可以恢复以往的一些好做法,每年编辑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优秀作文选》和《优秀议论文选》,以加强辅导学生的汉语写作。”汤亮建议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