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委员汪小帆:建议高校优质课程大规模共享
2021-03-0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2021年1月30日,北京大学微信发布了一条题为《最强联合!北大清华互相开放本科课程》的新闻报道,立即引发关注和评论。几天前据人民网报道,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也开放校际互选课程,也被“羡慕”刷屏。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提交了一份《关于创新模式促进高校优质课程大规模共享》的提案,希望高校之间的课程能实现共享、学分互认。若这一提案被采纳的话,没准未来各个高校之间就都能跨越区域限制实现跨校选课,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大规模共享。

建议借鉴清华北大样本

使不同高校学生能“同上一堂课”

据了解,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于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且学分互认。今年春季学期,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北京大学将向清华本科生开放56门本科生通识核心课、含396个名额;清华大学开放27门次优质课程、含299个名额。

汪小帆表示,新闻出来后,他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其实高校之间的课程共享、学分互认并非新生事物。我国的不少地区的高校之间、大学城的高校之间都签署了很多相关协议,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比如教育部去年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关于改进高校网络教学工作的提案》的函中也指出,近年来,教育部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动高校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逐步健全线上学分互认机制,将以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为契机,引导高校逐步完善学分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分互认制度和标准,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

但他认为,总体上看,尽管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文件、高校之间也做了不少的努力,但是,在全国范围尚未有效形成高校之间优质课程资源的大规模共享与学分互认,因此类似于北大清华两校之间仅开放了数十门课程且仅面向数百名学生的报道就还会成为大家关注的新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空间限制:由于之前的学分互认的课程主要都是以线下在教室授课的方式为主(疫情期间转移到线上),从而使得课程共享主要是针对区域相近的学校之间(包括少量交换生)开展,并且教室容量也限制了选课学生的人数。

汪小帆介绍说,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各高校纷纷恢复了线下授课模式。考虑到有少量同学由于在境外等原因无法返校,不少学校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力求通过对教室和信息化系统的改造升级等实现线上线下实质等效的教学效果。“那么,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可否成为常态?可否用于课程的大规模共享开放,使得不同高校的学生都能同步上课?”

他还举例说,就在前不久(2月25日),清华大学网站报道,今年新学期伊始,清华大学发起全球融合式课堂项目,利用在线的方式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学生“同上一堂课”,同学们将有机会通过实时在线的方式学习对方学校的课程,并获得学分认定。

 == 委员支招 == 

建议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成为共享课程

汪小帆告诉记者,哈佛大学的一些经典课程可以放到大剧场里开,现场可以容纳数百名学生,当然需要配上相应数量的助教。我国高校有许多课其实非常好,但如果仅仅是在普通教室里面授课,受益面相对小,建议能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实现大规模共享。这样一来到底教师的课好不好,受不受学生欢迎,就拥有了实实在在的数据,而且也可以反过来形成对教师的考核和正向激励机制。

如何能够让类似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汪小帆在提案中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他建议教育部门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高校之间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优质课程的大规模共享。首先,可以充分发挥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入选的一流课程原则上都应创造条件成为可以学分互认的开放共享课程。后续申报的课程原则上应该尽量具备开放共享条件。其次,对于其中认定的线下课程建议要求能够尽量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允许校外同学以线上方式和教室里的同学同步上课,并且在通过考核后获得相应的学分。此外,也鼓励和支持其他高校的教师线上对课程进行观摩学习并在课后组织研讨。这样做,既充分发挥了一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也在更大范围内对课程质量起到了实时监督作用。

国家通过“慕课西行”计划等,提升了西部地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启发,他建议考虑在高水平大学和西部高校的结对帮扶中选择合适的专业和课程,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实现两校学生同步上课,两校教师之间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教学研讨,从而既让西部高校学生上到优质课程,也以更为精准的方式帮助提升西部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此外,他还建议在教育信息化规划中统筹做好教学设施和信息化系统建设,为实现实质等效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提供更好支撑。同时,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更多高校和教师创新模式开设更多优质共享课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