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几位新增补的青年市政协委员如何履职尽责?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参政议政是政协委员的使命。来自上海团青界别的三位今年新增补的市政协委员不仅用书面提案的形式积极参与政协的会议,更用实际行动履职。
他们中的黄国荣委员慷慨捐赠百万元成立教育基金,助力“五大新城”建设;林振委员积极助力脱贫攻坚战,一年往返贵州偏远山区几十次,为当地播下发展的“种子基金”;而陈峰委员则关注在线新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契机,参与推出“伙伴行动”。
▌ 黄国荣委员:
设立百万元教育基金
为新城建设投下一颗“试验石”
1979年出生的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展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荣长期以来关注上海的教育。在成为“新晋”委员后,一次偶尔的机会,他结识了同为政协委员的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常务副校长曹建华,当了解到这所远郊学校想要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困难时,他决定要做些什么。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远郊人”,黄国荣对吸引优质师资力量落户远郊的难度感同身受。但身为政协委员,在学习相关文件后,他敏锐地意识到教育和“五大新城”的发展关系密切。“嘉定是‘五大新城’之一,要吸引人才聚集‘五大新城’,教育要先行。杭州的崇文区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好的教育资源直接带动了GDP的发展。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能体会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揽才,让人才在上海具有归属感。那么什么能留住他们?教育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从得知学校的困难到“真正做些什么”只经历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月26日元宵佳节,黄国荣来到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参与了“为爱加分,大展宏图”公益捐赠活动。会上,“大展教育基金”成立,黄国荣委员与嘉定区教育奖励基金会秘书长刘伟红签订协议。根据协议,上海大展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捐赠教育基金100万元,用于奖励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的优秀师生。
“学校不少老师家在市中心,却要往返奔波于市区和远郊。当我了解到老师们不辞辛劳,陪伴学生辅导功课时,还是很感动的。这笔基金主要是用于持续激励学校的师生。作为政协委员,我希望做一点小小的表率。”黄国荣告诉记者,在和学校沟通过程中,他还了解到学校已经成立了科创班,有志于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科技的种子,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
当然,黄国荣委员也表示,自己的100万元教育基金只是一颗“试验石”,希望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共鸣。“五大新城”的建立不能受制于教育。新城要吸引500万新市民,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捐赠仪式上,嘉定区副区长王浩强调说,“大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有了 “大展教育基金”的支持,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可以开发、整合更多教育资源,探索更丰富、灵活、多元的手段,进一步提高教育品质,提升教育辐射力。
会上,嘉定区教工委书记王晓燕为黄国荣颁发了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生涯导师”聘书。副区长王浩对黄国荣主动提出担任校学生“生涯导师”表示赞扬,他还提出,欢迎更多“企业家导师”出现在校园里。
▌ 林振委员:
每年往返沪黔几十次
率队打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前不久,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刚刚落幕。在观看了大会报道后,今年新增补的青年市政协委员、上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振感慨万分。事实上,这两年,他一直往返于沪黔,平均一年要去贵州考察调研数十次。
毫不夸张地说,在投身贵州省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林振带领团队打了漂亮的一仗。身为一家融资租赁公司的“掌门人”,这两年,他带领公司累计向贵州投放超过百亿元资金,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脱贫攻坚一千余户,个人捐赠200万元;带领公司团队抗疫专项捐款捐物330余万元。
在扶贫这件事上,林振秉持的是授人以渔的观点。2020年6月,当了解到位于遵义市正安县的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亟需资金时,林振所在的公司为该产业园提供了5亿元8年期的资金支持。解决了14000余人的就业问题,其中1374人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在当地小有名气,年产几百万件吉他销往全国各地。为了让贫困户更好地掌握吉他制作技能,上实租赁额外捐赠了500万元用于贫困户的专项培训。
林振委员告诉记者,乡村振兴需要资金支持,但钱要花在刀刃上,在进行资金支持前,他会做充分调研,选取的是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大家都知道,贵州有绿水青山,有富足的旅游景区,我们便想到了为当地的景区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希望能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
在他的带领下,上实租赁创新了“贵州资产+上海资金”投融资模式,落地投放“引资入黔”专项项目。
不仅如此,疫情期间,在得知贵州等地抗疫物资紧缺后,这位青年委员将工资卡里累积的200万元余额悉数捐出。在内部会议上号召中层干部和员工积极捐款捐物,共筹善款511.9万元;当机立断组建公司抗疫物资采购小组,在国内市场抗疫物资紧张的情况下,采购小组通过多渠道联系,协调海外资源,共采购医用抗疫物资一百余吨,将30余万件价值300余万元的应急物资及时送往贵州遵义、正安县等地。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林振就加入了青联,是名青联委员。如今又成为市政协委员的他表示,将带领上实租赁全体员工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陈峰委员:
直击在线经济企业痛点
力推“伙伴行动”落地
青年报资料图 常鑫/摄
在增补成为市政协委员后,团市委团结联络部部长、市青联秘书长陈峰就没停歇过。为了真正了解在线经济企业发展的困惑,他和小伙伴们深入基层调研。迄今为止,团市委机关、直属单位,各区团委和市青联各界别、会员团体共联系服务在线新经济企业102家,开展走访调研138次,收集需求和问题237条。在今年举行的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上,陈峰代表团青界别的委员聚焦成长痛点,为促进在线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当了解到在线经济企业的普遍痛点后,陈峰所任职的团市委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服务在线新经济企业的“伙伴行动”,紧密联系100+X家在线新经济企业。聚合共青团、青联组织力量,助力在线新经济企业发展及从业青年群体成长。
在陈峰看来,“伙伴行动”是一项响应市委要求和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的实事项目。“通过搭建平台、把脉建言、对接资源,我们帮助结对企业解决痛点、克服难点、疏通堵点,又依托‘大手牵小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项目、上海市青年创业英才开发计划、青年企业家‘千帆计划’、‘海聚英才’、‘走进活动’等品牌项目,借助各方资源渠道,在应用场景开放、牵线校企合作、人才培育举荐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下一步团市委、市青联将携手在线新经济企业,通过实地调研、商业洽谈、创新研发等形式,开展助力‘五大新城’建设集中行动,并与上海产权联合交易所等投融资服务平台合作,共同为在线新经济企业架设投融资咨询扶持平台,把陪伴和服务落到实处。”
针对在政协提案中的在线新经济人才需求,陈峰介绍说,团市委将依托团青组织,帮助在线新经济领域从业青年在安居乐业、学习成长、社会交往、婚恋交友、社会参与等方面开展系列服务活动。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伙伴行动进校园”活动,推动校企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产品开发和场景应用、校园招聘和学生实习、定向委培和学科设置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与此同时,身为市政协委员,陈峰还积极推动“与大人代表和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活动,帮助新兴领域青年与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话交流,形成提案和议案,高质量地推动政策完善和服务落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