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如何让青少年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委员们这么说
2021-03-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牛年新春,《典籍里的中国》甫一开播,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经新媒体传播后,节目还变身“网红”,带旺一波“典籍热”。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在沪政协委员们也纷纷为中华文化如何传承建言献策。

▎郭长刚委员

建议支持鼓励创新的传承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表示自己也看过《典籍里的中国》。研究世界史的他坦言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目中对《尚书》的解读就非常好,有故事情节,有画面感,既可以激发兴致,又可加深印象。”

在郭长刚看来,向青少年传播中华文化,要特别注重形式上的创新。不同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比如现在的孩子们都喜欢打游戏、看动画,是否可以利用这种新时代的传播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可能更容易激发大家的兴趣。创新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工具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郭长刚认为,应该给央视这档节目点个赞。这样制作精良的节目对我们的民族、社会,对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人们的心灵、人格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如何在课堂、学校之外设计出一种能够让人们对学习保持持久兴致和动力的载体或平台,是值得不断探索的。《典籍里的中国》这种‘云’方式应该是一个很成功的尝试,下载到手机里随时就可以点开学习、欣赏。大家的兴趣有了,自然有人会追,就像追剧一样。我们应该支持鼓励这种创新的传承方式。”他表示,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一些古代文明之所以没传承下来,就是因为人们把自己的典籍忘了,最后把承载典籍的文字也忘了,尽管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种是延续了下来,但文化、文明没了。因此,从这点来说,学习典籍,了解我们的中华文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智慧,让青少年对历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意义非常重大。

▎安来顺委员

把“另一个教室”搬到博物馆去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教授、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安来顺认为,《典籍里的中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在这个技术和信息传播日新月异的时代,孩子们接触到的文化是多元的,主流和非主流并存交织在一起,且接收的渠道也多种多样。要让孩子们接受、热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自己的产品就要对孩子们有吸引力,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这样的内容才能在孩子的心中扎下根。

安来顺曾担任过长达12年的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一职。他介绍说,博物馆专业化已经有长达150多年的历史。但最早承认的与博物馆相关的独立学科是博物馆教育学。“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博物馆、美术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其最主要的三大功能之一。”

安来顺介绍说,博物馆的展览也好,研究也好,都便于孩子们汲取传统文化知识。孩子们在博物馆的学习,也有别于课堂上的正式学习,属于非正式学习。相较而言,学校的课程更偏向于学理性,博物馆的学习则是情感性的,能调动视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感知体验。

他建议,博物馆发挥自己的特色,让学校把“另一个教室”搬到博物馆去。在博物馆里可以开展提问式的互动教育,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对孩子们来说,好奇是天性。正因为如此,我们要试图找到古代和现代的关联。一直以来,我就主张,博物馆的展览,只要是特别给孩子参观的,就允许他们用手去摸,边玩边学。这样他们才有兴趣和你互动,讨论十万个为什么。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下次还想来。”

安来顺回忆说,坐落在国家图书馆里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前几年做了一个甲骨文展览。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工作人员就以姓氏和属相为切入点,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姓和属,活动效果非常好,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欢迎。

“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不同教育机构优势互补,发挥特长和独特资源,共同协作。”他建议说,除了学校教育外,各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各种不同的教育机构,都应该发挥各自的特色,通过不同的角度、形式,让孩子们欣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纳入教学大纲。

  上海实践  

上海不少区都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历史是一座宝库,值得深度开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介绍说,在上海范围内,近年来,非遗文化走进了上海的大中小学。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三批高校成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最近上海又有两所高校获批基地,分别是华师大(篆刻)和上海体院(武术)。

倪闽景说,有关部门曾做了一项调查,发现上海大学生最喜欢的非遗项目中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昆曲,这和昆曲专业人员这些年不遗余力的校园推广密切相关。比如现在年轻人热衷的汉服社,也是他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入口。再如这些年,国风传统影视受到追捧,近期河南台的一档传统文化演出被年轻人刷屏,都是中华文化复苏的迹象。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但现在的年轻人不太爱看传统电视了,不少00后喜欢扎堆在B站上。那么,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是不是能与时俱进?”倪闽景举例说,有的高校发放毕业证书时还会发一个学生姓名篆刻毕业印章。这些小创新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传统文化。

他还建议,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秉持水平高、高质量的原则。比如昆曲名家张军进校园,以篆刻泰斗级人物韩天衡先生进校亲自教授小学生篆刻。“前一阵子,我到金山一所学校调研时非常感动。这所学校的学生们学的是安徽的黄梅戏,一位老师每周从安徽风尘仆仆赶到上海给孩子们上课。金山还有一所学校邀请上海沪剧团一级演员每周给学生上沪剧课。正是这些高质量的教育,才会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

倪闽景还介绍说,现在上海不少区都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金山全区在推特色戏曲进学校,一校一特;嘉定则倡导一校一非遗;宝山引进了很多有名的艺术家在当地办工作室等。

不仅如此,倪闽景还建议,像中华古诗词、民乐、书法、古代科学技术等中华传统文化还要通过课堂的主渠道得以体现。除了日常的课程,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日常教学中唤起孩子的兴趣。比如让孩子们走出校门去体验和了解传统文化。前几年上海部分学校还推出了快乐活动日,即一周拿出半天时间,让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看一场演出,到博物馆去学习。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做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