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上瘾!文具盲盒风靡学校,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消费观?
2021-03-1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周紫薇/文、图、视频

虽说“万物皆可盲盒”,但新学期刚开始,买个文具都要“拆盒”了?笔芯、水笔、本子、便利贴,再加上一支尺寸迷你的荧光笔,放进花花绿绿的包装里,摆在文具店的“C位”上,就“麻雀变凤凰”般成了孩子们趋之若鹜的新型盲盒——文具盲盒。

不少家长担心,本是为了辅助学习的文具,如今却套上“盲盒”的壳,是否会让还未形成明确价值观的孩子忍不住“入坑”,购买成瘾,产生过度消费等不良影响?

▎探店  

 市面上有20多种文具盲盒,隐藏款出现概率仅1.38% 

“花了120块钱买了一整箱12个盲盒,看看能不能拆到狐仙隐藏款!”点开一个观看量过万的盲盒开箱视频,自称“拆箱小姐姐”的女生正将桌上堆成小山的“文具盲盒”推到镜头前,拆完一盒,不是隐藏款,丢到一旁,继续开拆下一盒。

在不懂行的观众看来,这绝对称得上是“迷惑行为”:笔、橡皮、笔记本,放在一样的包装里,标着统一的价格,功能也都八九不离十,有必要如此囤货吗?

其实,和成年人爱玩的“泡泡玛特”一样,文具盲盒的魔力在于款式多样,但却不标注具体是哪一款,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和复购欲。以“孔庙祈福”盲盒为例,内容虽然都是同样的考试用笔,但笔盖上印着六种颜色不同的“福”字:高分福、必胜福、考运福、元气福、锦鲤福、金榜福,笔身上还有配套的不同祝福语,能买到哪一款,全看手气。

文具盲盒到底有多流行?青年报·青春记者来到位于徐汇日月光中心的晨光生活馆一探究竟。

Nanci囡茜、独角兽tokidoki、名侦探柯南、海贼王……和各知名IP合作的文具盲盒占领了店中央的一整列货架,包装上印着问号和“隐藏惊喜”的字样,细细数来竟有20多种。

最受欢迎的是一款名为“与子成说”的文具盲盒,内含一支黑色中性笔,售价为5元。据店员介绍,该系列为“12+1”,即有12款不同主题人物的包装,加上1个“隐藏款”,出现概率大约只有1.38%,意味着每72支里才有一支隐藏款。“如果想要隐藏款,买24支盒装的概率比较大哦。”店员推荐道。

几乎每个文具盲盒系列都藏着一个抽中概率极低的“隐藏款”,让“不差钱”的消费者们“买了拆、拆了买”,为了开箱时的“惊喜”,甘愿赌上一把。

为了集齐所有款式,一些心急的资深盲盒玩家则选择直接“端盒”(直接购买一整套十几盒),不仅能一次性集齐常规款,还有更大几率抽中隐藏款。正因如此,才会出现“拆箱小姐姐”一样“一买再买”的行为。

争议  

 一买再买的背后是以小博大的“赌徒”心理 

针对孩子购买文具盲盒的现象,家长自然是担心的——这玩意儿花里胡哨的,看起来和玩具一样,真的实用吗?

据记者观察,晨光生活馆内的文具盲盒大多以中性笔、橡皮、修正带、笔记本为主,中性笔的价格多为5元一支,内含5件文具的套装盲袋价格为10元,和店内其他文具相比,单价其实差别不大。

文具盲盒的“颜值”明显更吸引女生,结伴而来的小姐妹站在货架前,说说笑笑之间就选购了3款盲盒笔,并没有发生“一买再买”“端盒”的冲动消费。

价格合适、“颜值“更高的实用文具,按需“小买怡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过,当孩子为了拆到想要的角色或人物,文具明明够用,却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冲动消费,甚至屡次“端盒”时,就要引起警惕了。

“类似博彩式的消费,做的就是人性生意,把这些生意做到校门口做到孩子身上,诱导学生产生赌博心态和过度消费习惯,真是其心可诛!” 上海市儿童保健所儿科医生、微博大V@虾米妈咪称,自己因为孩子不断买文具盲盒的事“操碎了心”,“披着’文具’的外衣比卡牌还难对付!”

对于自控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购买文具盲盒的目的很容易从买支笔、买个橡皮,变成“为买而买”,沉迷其中。在不少网友看来,盲盒是利用赌博心理来进行商业包装运作的产物,让人抱着以小博大的“赌徒”心理,希望能抽到概率极低的隐藏款。

盲盒还会激起攀比之心。据报道,一些学校出现了学生间转卖盲盒的现象,部分学生将抽中的盲盒“隐藏款”以远高于原价的价格卖出,“20块钱都有人买”。

对此,知名自媒体@老爸测评则认为,当“盲盒”的玩法套用到孩子日常用的文具身上后,可谓“细思极恐”——“孩子买的是盲盒吗?不,那些光鲜亮丽的外壳下,是看不见的套路和利益。”

 == 专家说法 ==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买文具本是为了辅助学习,如今却可能让学生对盲盒产生痴迷和依赖,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动消费。

为此,不少老师给班里同学立了规矩——不允许买各种特殊造型和附带其他功能的文具;橡皮只能用各大厂商生产的2B、4B橡皮;决不允许带各种卡牌来学校……

盲盒也已不再是监管盲区。1月底,上海市消保委已经建议加快研究和推进盲盒市场规范的立法立规,建立和完善盲盒隐藏款投放量和抽取概率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加强盲盒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做市商行为、侵权盗版、假冒伪劣等;强化盲盒品质监督,适时开展比较试验、抽检调查、综合评价等项目,把好质量关。

此外,该如何引导学生抵制盲盒的诱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十多年的心理专家宋少卫在微博上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已经购买过文具盲盒,不妨和孩子好好谈一谈,问问孩子为什么要买?是否值得花那么多钱买?花出去的钱如果直接用来买文具会怎么样?引导孩子跳出来反思自己的行为。

宋少卫表示,如果孩子为买盲盒已经花了很多钱,出现上瘾的苗头,那么家长就要和孩子坐下来算一算账:花出去的钱换回来的是什么?如果用这些钱去买孩子喜欢的零食,买日常吃的、用的,能买多少?“让孩子对金钱有更具象、更感性地认识,相信他们自己就会有所思考、有所判断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周紫薇/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