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是什么让这部大剧走进了年轻人心里?
2021-03-19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作品之一,43集连续剧《觉醒年代》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写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历史进程的描绘,聚焦建党风云人物,突出展现了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2月1日开播至3月19日收官,受到当下无数年轻人追捧。它唱响的青春赞歌,在百年后仍余音绕梁——任何年代,中国都有挑战,而有理想的青年才是希望,正如导演张永新所说,“两千五百年不变的车辙如何去面对船坚炮利,只有一条路——觉醒。”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中也发现,这部厚重历史大剧能成爆款,是因为高远立意、故事讲述、艺术美感“三足鼎立”。

 厚重历史剧一样成爆款 

3月19日晚,央视一套首播的43集大剧《觉醒年代》将正式收官。

这部大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理想飞扬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它是厚重的历史剧,却在豆瓣拿到了超高分,并一路上扬,收官之日已是9.1分——厚重,正是这部剧最闪亮的标签。中国共产党已有百年风华,而这百年风华的源头,不少普通观众知晓得模糊,只在历史课本上概念式地背过。而《觉醒年代》,就讲清楚了这段历史,而且,讲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觉醒年代》的编剧,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党史研究专家龙平平,此前就曾创作过《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两部备受好评的作品。他说,创作这部电视剧,自己是想回答“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来的”“是哪些人搞起来的”“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以及“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当初的选择对不对”等问题。

“就像说到中国共产党的由来,人们往往习惯于只说到石库门和红船,而不去追寻这条红船是从哪里驶过来的。”龙平平说,自己曾经在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做过调研,很少有人知道赵世炎、邓中夏、陈延年、陈乔年、蔡和森、俞秀松、何孟雄,“这些民族精英都是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20多岁就慷慨赴死了。这才几十年,人们就不知道他们了。这不是一个大国大党应有的状态。”

《觉醒年代》的胜利,也是这几年现实题材创作精神的胜利。和《大江大河2》《山海情》等电视剧的火爆一样,它们都因为真实而动人。

 支撑高立意的,是好看的故事 

这几年主旋律大剧或者电影,常常是赢得“满堂彩”。在《觉醒年代》的主创看来,这是因为他们在主题立意上,完全摒弃了“喊口号式”,而在具体拍摄过程中,又注重“故事讲得生活化”“场景拍出艺术性”,这也让这些作品既有酣畅淋漓,又有悠长回味。

《觉醒年代》在立意上,就做了创新,颇具“史诗感”。

立意高,但讲述故事的方式,却非常“接地气”。“影视艺术的核心,就是人的艺术,活生生的人、立体的人,才能够让观众接受。”张永新导演说,在塑造主要历史人物的时候,既有慷慨激昂、为国家民族奔走的故事,也有和周边人群、家人相处的生活故事,“呈现历史人物的多面性,是真实还原历史人物的考量之一。”

这些生活化的故事,既有真实的,也有虚构的,总体上遵循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

其中有个观众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于和伟饰演的陈独秀从日本归来,老友汪孟邹在家中为其接风洗尘。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在厨房中帮厨。汪孟邹等人与陈独秀一番高谈阔论,说的尽是天下大事。

陈乔年给陈独秀端上一碗菜来,打开一看竟是荷叶包裹的一只活的癞蛤蟆。客人们都大吃一惊,面面相觑,汪夫人连忙道歉。随后,大儿子陈延年从厨房中走出,当面直呼其名,指责陈独秀无情无义。连累家人受苦还让堂兄陈永年受尽酷刑,就连爷爷去世都不回去为他奔丧。

观众们感叹:“原来革命领袖也会有家庭的烦恼,也会处理不好亲子关系。”这个故事有虚构的成分,但也是真实的人物写照——陈独秀期待着革故鼎新、救国救民,但同时,他在家庭关系上,确实也是欠缺的。

此外,鲁迅先生小说《药》中所描述的百姓买人血馒头的故事,也出现在电视剧中。鲁迅一出场,便还原了这个故事——鲁迅心灰意冷地大隐隐于市,在认真地研究古碑,而在他身后,一队士兵押着一人来行刑,而一堆人拿着碗在等着人血,走的时候还在议论,如今刽子手刀法有多差,“这刀啊也不如戊戌年间的刀快了……”这样的话,让现在的观众听来,能非常深刻理解鲁迅先生当年也曾颓废迷茫的心境。

一位豆瓣网友对此评价说:“不是我印象中那种轰轰烈烈的革命剧。以前不少革命剧都给我感觉,看起来过于理想,没有生活气息,过于高大上,一腔热血但没有具体的话要说,好的剧是有话要说,我看这部就很喜欢听他们聚在一起讨论理想和革命,但又不是空谈理想,讨论生活琐事,但又不觉得和主题没啥关系。”这样的设置,让包括这位网友在内的观众觉得,“这些前辈就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遥远的课本人物。”

 经得住仔细推敲揣摩的艺术精品 

作为一部优秀的电视作品,《觉醒年代》不是只靠故事,它的镜头语言极富艺术美。无论是影像风格、细节真实度,还是各种隐喻的使用,都让它值得细品。

像在影像风格上,《觉醒年代》创新性地选择版画作为影视叙事维度中的多元化视角。鲁迅先生推动版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用它的战斗性传递整个新思想,《觉醒年代》则用深沉厚重的版画画风,反映大众的思想觉醒和勃发的人民力量,十分具有感召力。同时,剧中带有中国传统绘画式的美学设计,让整部戏都呈现出文化对撞的调性和格局,有网友表示这种设计“视觉冲击力很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

怎么做到的?剧组在创作阶段,就同时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参与指导。

一部厚重的历史大剧,对细节真实的把控尤为重要,这也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要求之一。制片人刘国华介绍说,剧中大到当时年代的建筑,小到制服上的金属纽扣;大到院子中的枣树,小到杂志社的纸张;大到外交部的陈设,小到剧中人物所用的牙刷牙粉,无论是大小还是材质,都力求真实再现。为了拍摄出最佳效果,剧中的北大红楼建筑甚至按照1:1.2的比例复刻原版。

“真实感是我们与观众建立信任的首要因素,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到丝丝精准。”张永新透露说,“剧中除了还原真实历史背景,也要让细节符合历史逻辑,比如蔡元培先生吃饭的铝饭盒,剧中出现的铅笔、暖水瓶、唱京戏的女旦等,尽管这些画面只有几秒钟甚至几十帧,几乎是一扫而过,但我们依然要求精益求精,并找到其历史逻辑。”

剧中各种隐喻的出现,更是掀起了青年观众们的“考究”热情。某一个镜头、某一个道具的使用,是不是有着深刻的内涵?他们在社交网络上,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分析,也让他们对人物的理解、对历史的理解,更为深刻。

像青年毛泽东的出场镜头,观众们就认为它极为讲究。在第17集里,毛泽东亮相选择在北京法文进修馆前的马路上,镜头先给了天空明月朗照的图景。皎洁明月有纯玉润泽天下之意,为伟人出场做了一种烘托。

事实上,主创团队也确实在剧中大量使用颇具深意的“隐喻”。张永新导演就说,“两千五百年不变的车辙”在剧中就被具象化了,剧组专门定制了几十米长的道具随着场景拍摄四处搬运,“我希望通过这些隐喻的方式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出剧中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加明白全剧的深刻蕴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