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下来的100种可能?来老小区这个“地下空间”找找
2021-03-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蔡怡君/文 常鑫/图、视频

闲下来能做哪些事?不妨走进长宁区虹仙小区这处网红“地下空间”看看。这个周末,第二届虹仙好邻居日暨闲下来合作社正式开业,防空洞“华丽蜕变”成社区共享邻里客厅和青年创新的文化阵地,喝一杯咖啡、做一次手工,看迷你艺术展,在闲人客厅里坐坐,空间成为“凝聚剂”,粘合了青年主理人,也吸引了居民和游客。     

头顶着“战时防空,闲时服务,偶尔放空”三行大字,沿着光影通道,踏着五彩台阶拾级而下,进入虹仙小区的防空洞,如今新名字叫——闲下来合作社。往左是众创中心,往右是社区中心。

36个隔间,十余位青年主理人,开幕展带来活动、展览和表演将近50项,涵盖艺术、运动、家居、设计等多个领域。以垃圾重生计划为主题展的RESPACE再空间,通过街头探宝获取原材料,并将其再创造为装置艺术,探讨当代过剩物品中的再生观念;抛转社列出了在这里的几种可能:社区电影节、社区街坊拍摄工作坊、影像放映会;布置了沙发、茶几、书架的闲人客厅被命名为“红茶坊2021”,欢迎所有人在这坐一坐、聊一聊……

11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犹如一个热闹的小集市,兜兜转转目不暇接。作为运营方,大鱼营造负责人何嘉表示,虹仙小区地下空间改造计划已有两年,初衷是想让社区中的中青年拥有一块共享空间,并通过创意赋予这片区域“地下潮流”气息。目前有了13位主理人,之后还会不断入驻新鲜血液,充分运作起来。“这里每个房间租金较低,也为追求梦想的青年提供了较低的试错成本。”

起名为“闲下来合作社”,既有仙霞的谐音,也是希望有更多人在这里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探索“闲下来”之后的多元可能。何嘉和团队期待主理人们可完全独立运营自己的空间,让这片地下空间真正成为一块凝聚休闲、梦想、创意、想法的共享空间。

仙霞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顾曹华感叹,街道老旧小区偏多,老年人占比40%,更需要青年回归社区,带来奇思妙想和活力,而“闲下来合作社”的诞生则是一次很好的探索,“各种活动形式在这汇聚,青年主理人每月还会为社区带来一场活动,既让居民受益,也是青年自我价值的体现。”

 == 有意思的青年主理人 == 

▎大昕

 钩针艺术,“手把手”织出花式饰品 

一挑,一勾,手指灵活地穿梭于毛线的间隙,一片“花瓣”很快编织成型,六片“花瓣”与一片“花心”组合成一枚花瓣胸针,这就是钩针的艺术。

示范钩针手法的是大昕,小区“本土”居民,在闲下来合作社,她有了一间名叫“在线”的工作室,里面堆满了各色毛线线团,还有她可爱的钩针作品:用稻草和毛线织成的太阳形状装饰品、为女儿编织的毛衣小外套、猫咪摆件等。

开业首日,大昕就遇上了“大弟子”——7岁的小汪。汪先生和女儿来自隔壁社区,听说防空洞开张了便来看看,没想到女儿被钩针作品迷住了,“平时我在家就会和爷爷一起做手工,但钩针我还是第一次玩。”

钩针时需要沉下心来,小汪就在大昕的工作室里待了一上午,编织属于自己的花朵胸针。遇到难处,大昕会把着她的小手教她,最后小汪双手捧着花朵胸针拍照留念,她说:“我很喜欢这枚胸针,因为是我自己做的。”

大昕是中文教师,对钩针的爱好始于少女时期。有了这间工作室后,她希望可以与更多人分享钩针的乐趣,交流手工艺术。“大家走进房间就可以随意放松地坐在地毯上,把这里当做自己家里的客厅。”

大昕已经准备了毛线和钩针制成了一个个DIY快捷包,方便大家上手。她还打算每半个月开次“小课堂”,手把手教大家织出钩针小作品。

▎毛毛

 留香一角,一家特殊的咖啡屋 

“来杯玛奇雅朵,不要糖,微信支付了。”听到有人点单,毛毛转身就在咖啡机前操作起来。

这里是“毛毛咖啡屋”,可以喝到美式、卡布奇诺等6种咖啡,最低只需12元一杯,很是优惠。墙上的菜单没有装饰,所有品名和价格均为手写。

主理人毛毛是名95后,他的身边站着母亲卞阿姨,因为毛毛有智力障碍,是居住在虹仙小区的特殊人群。毛毛毕业后一直待业,非常想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于是在卞阿姨的支持下,去年毛毛花了2个月学了专业的咖啡冲泡技术,备下了一门技能。

在合作社正式营业的第一天,他早上五点就起床准备,还特意穿了一身正装,站在柜台后招待客人。

咖啡屋的招牌是手冲咖啡,许多居民是冲着毛毛精巧的拉花技术下单。毛毛对待咖啡冲泡一丝不苟,他一手拿稳杯子,一手轻而缓地倒入牛奶,轻轻晃动,拉花逐渐浮现,浓郁的咖啡配上复古马克杯,现场品尝的客人纷纷点赞:“不愧是毛毛的招牌!”

听到居民的夸赞,毛毛笑了,这样阳光自信又能独立接待客人的儿子让卞阿姨感到欣慰,也感谢有这个平台,“在知道了毛毛待业的情况之后,是闲下来合作社找到我们,有了开咖啡屋的想法。筹备期间,毛毛还努力练习各种咖啡冲泡方式,想呈现他认为最好的饮品质量。”

有机会也懂得感恩,卞阿姨说,他们打算定期共享咖啡吧台,为更多像毛毛这样的特殊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培训及就业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开店的成就感。

▎大瓜

 食物印象,寻找生活的印记 

香蕉切半,中间夹上三个不同口味的冰淇淋球,香甜可口。这道甜品“香蕉船”萦绕在许多人的回忆中。然而这经典的甜品却逐渐消失在街头,成为了甜品爱好者们的念想。在闲下来合作社,“吃的ReallyWant”项目的主理人大瓜,计划在无数个下午和大家一起制作这一甜品,复刻一代人共同的舌尖记忆。

“我觉得食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所以我想通过艺术形式,始于怀旧,终于每个人主观对于一段食物记忆的感受,去探索生活,寻找食物在我们生命中留下的‘印记’。”

这是大瓜发起这个项目的初衷。项目走到第七年,今年由于生活需要搬家到上海,看到了闲下来合作社的机会,便将展区搬到了虹仙小区,能接触到更多生活化的痕迹。

“吃的ReallyWant”工作室墙上贴着许多手工制作的食物照片,一旁的书架上是各种有关食文化的书籍,还有几份由“吃的ReallyWant”编撰的杂志,老人、青年的时代记忆,以及即将消失的食物、日常用品都鲜活地存在于杂志的图里。

大瓜曾和一位伙伴收集上世纪舞厅里的各种果盘零食,包括粒粒橙、巧克力花生仁、香蕉片等,她们将图片剪贴在一起,拼凑出一份“舞厅零食复刻”。“这些食物现在很难在市面上看到,留住它们也是选择留住一份个人对时代的怀念。”

这名纤瘦的女生一直试图通过食物在人们心中的共同回忆,串连起生活、回忆里的每一个印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蔡怡君/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