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堆考古现场,上大团队参与了一场“土味”直播
2021-03-2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从上周末开始,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就成为直播界的新“网红”。“不知道能不能靠这次直播多吸引些人来加入我们考古队伍。”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讲师徐斐宏笑道。从今年春节起,这位90后“考古人”带着平均年龄仅25岁的上大团队,已经在三星堆遗址现场连续“挖土”挖了两个多月。

在坑里挖了两个多月的土  

3月20日,中央电视台对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祭祀坑的考古工作进行了现场直播。这场考古盛宴中的主角,无疑是由上海大学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的三号祭祀坑。

黄金面具、青铜面具、神树、方尊、象牙,约109件青铜器、127根象牙与8件玉石器,让人惊为天人。直播前4天的3月16日,徐斐宏就已经提前感受过这份震撼了。这大概是每个进行田野考古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瞬间。

从那一刻回溯,是两个多月的不眠不休。今年大年初五,上海大学的这支队伍就直奔三星堆,成为最早到岗的省外队伍。除了三号坑的发掘,上大团队还参与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工作,以及植硅体检测、样品成分分析、土壤含盐量分析等工作。

和各种小说中惊险有趣的描述不同,真实的“挖土人”生活其实大部分都是枯燥的。徐斐宏每天的工作是早上8:00—12:00、下午2:00—6:00的八小时“坐班制”,“坐班”的地点就是长约5.5米,宽约2.5米的三号坑内。“忙的时候会加班一两个小时。”徐斐宏说,发掘、采集、测绘,一步步都要按照规程做,少一步都不行,同时还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记录工作。

他们也不是随随便便地“挖土”,每挖一层都要做好各种规划。比如上部的填土层,会分成一个个长宽各60厘米的小网格。“每个网格的土都会搜集入库,留待后续整理、研究。”这也是与以往一般的考古发掘不同的地方。而到了靠近器物的土层,小格子就不适用了,而是会分区域进行大网格作业,方便把握器物位置关系。器物露出点头了,更得把握好工作路径,进退都在分寸之间。

为了保证器物不被污染,尽量避免有人体组织掉落在坑中,所有入坑的人员都得穿上全套防护服,口罩、头罩、鞋套全副武装。“最辛苦的是填土清理最后收尾的阶段,要一直保持蹲在角落或者趴在工作平台上的姿势,时间长了肌肉都酸麻了,所以一般我们隔一个多小时就要换人。”徐斐宏说。

 每天都在不断刷新认知  

尽管枯燥的工作是底色,但每当有新发现,或者解决了难题时,也往往能品尝到倍数级的愉快。

 3月23日现场刚刚传来的消息,三号坑发现的顶尊铜人,经过初步的浮土清理后,铜尊上的纹饰逐步显露。这尊高达70多厘米、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最大的青铜尊慢慢从土中露出真容的过程,正是让徐斐宏感到这倍数级愉快的时刻。

“一开始我们只是发现了铜尊的口部和铜人的手,也可能是两样东西,但逐步发现铜尊的形制很特殊,有龙形装饰和底板,再下来发展到底板下还连着一个人的耳朵,这时候我们就判断铜手的铜人和铜尊是一件器物,后续的发掘也证实了我们的判断。最后看着它整件出土的时候,很兴奋,真的是不断在刷新认知。”

接下去,三号坑的文物将会面临“提取”的难关,在提取的同时保护好这些脆弱的文物,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比如那127根象牙,被埋藏在地下已有上千年,含有不少水分,一旦暴露于空气中,若失水过快,象牙的质地就会发生变化。除了通过发掘舱来控制温度和湿度,还要为象牙敷上三层“面膜”——一层保鲜膜,再包一层湿的毛巾或无纺布,最后盖上一层塑料布,目的就是“保湿”。“我们工作人员也在保证流程规范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加班就是这样来的,通过延长工作时间,为文物争取时间。

在这次考古开掘中,科技手段渗透到了各方面,各坑配备了恒温恒湿的发掘舱,集成了工作平台、起重机、云台的桁架系统。甚至相隔数千公里,上海大学的研究室里,也有人在对最新出土的样本进行精准的科学分析。“可以说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和田野发掘是同步的,这都是与之前发掘不同的地方。”徐斐宏说,探寻古人留下的未知的同时,也在见证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他看来,这也是考古发展的迷人之处。

 考古是门让人能维持好奇心的学科  

徐斐宏博士毕业于北大考古系,三星堆遗址考古的上大团队中,也都是硕士博士。会选择从事这个专业,就是源于个人兴趣。“我在学考古之前对陶瓷有一点点了解,觉得文物有意思,而最终吸引我的地方还是在于考古时能获得很多常人难以体会的乐趣,以及作为交叉学科,考古学拥有的宽广的拓展空间。”

他此前也曾参与过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洛阳龙门石窟唐代香山寺等遗址的发掘,但此次三星堆考古的联合发掘还是让他很是动容。2019年底开启“6个盲盒”,发现了6座祭祀坑之后,从去年9月起,四川考古院就联合国内33家单位开启了新祭祀坑的发掘工作。

在上海,上大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马啸教授同时在进行遗物成分分析、植硅体鉴定、微生物监测。第一时间送回来的土壤样本研究可以为文物现场保护、清理与后期保护等方案提供依据与科学支撑;对植硅体的检测分析,则可以推测当时的祭祀行为中出现了哪种植物……“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指导理念被贯穿始终。

今年,上海大学也新增了考古学本科专业,预计从2021年秋季开始招生。在上海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徐坚教授看来,这次三星堆遗址考古的热度或许就可以让一些年轻人对这门神秘的学科产生兴趣。

“考古肯定不是多热门的专业,但它一定是一门可以让人维持好奇心,能让人拥有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学科。”“前辈”徐斐宏则这样表示,喜欢考古的年轻人也并非都是人们想象中的“老学究”,大家都很有个性。“像我们这里都穿着防护服,开始还只是规规矩矩写名字,后来涂鸦就变多了,舱里一个姑娘叫璐璐,在背后画了长颈鹿,还有个姑娘画了一只猴,自称猴大王。绝对是坑里独特的风景线。”

他欢迎有志青年加入,也很务实地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对物质生活要求太高的不建议学习考古。如果有兴趣有时间,可以多看一些专业入门书籍、花一些时间了解真正的考古学,也可以多去逛逛博物馆,培养自己对文物的感觉。“热情和兴趣很重要。”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