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陈江: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扬弃”和“创新”
2021-03-24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典籍里的中国》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学者在思考,对当今青年人传播和普及几千年中华文明是需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的。就此,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江。陈教授常年致力于古代史研究,对于古代典籍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对今天青年人普及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扬弃”的过程和普及的方式。

  任何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都值得鼓励  

记者:《典籍里的中国》目前播放了三期,涉及《尚书》《天工开物》和《史记》三部重要典籍。你觉得为什么是这三部书?

陈江:《尚书》一般被认为是夏商周时期官方文献汇编的典籍,涉及中国最早的礼乐文明,这是思想文化范畴的。《天工开物》是晚明关于农业、手工业技术的一部奇书,是物质文化的。我在想,节目制作方或许想以此在思想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展现一种平衡。另外一部《史记》是一部著名的史书。三部典籍都不太相近,可能制作方本来就不求体系,而只是想对普通大众进行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化教育。

记者:怎么看《典籍里的中国》这种“戏剧+影视化”的呈现方式?

陈江:对于文化从来就有纯学术研究和普及推广两条线。象牙塔里的纯学术研究很重要,因为其很严谨,可以确保研究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普及也很必要,可以让普通人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准确吸收文化的精要。《典籍里的中国》显然是在做文化普及的工作。我认为任何普及的方式都可以尝试,都应该得到鼓励。

《典籍里的中国》的制作方汇集了媒体、学术界和演艺界几方面的专家,实力都很强。过去也有这类文化普及节目,用影视化的方式来呈现,然后由学者来进行点评。我觉得做这类节目,学者和演员的沟通很重要。演员应该对学术团队的意见高度接受,而学者也应该对演员体现更多的理解。从这几期《典籍里的中国》来看,这种沟通进行得应该还不错。虽然影视呈现的只是典籍里的几个小故事,但提炼得都很到位。比如《尚书》那一集,选取了牧野之战等几个小故事,点到了民本思想的渊源,这说明节目的学术团队正在发挥强有力的支撑。

  典籍最接近历史的真实  

记者:在你看来,什么书可以称得上是“典籍”?

陈江:典籍中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原典”。就是有开创性思想,而不是解释性的著作。《尚书》《天工开物》和《史记》都应该属于这一类。除了“原典”,古代还有一些发散性的、解释性的专著。这一类我们也可以称为“典籍”。总之,“典籍”应该属于古代的专著。今人的论著不在“典籍”之列。

目前中国留存下来的典籍很多。但是我不得不说,损毁的典籍远比留存下来的典籍要多得多,远比《四库全书》要多得多。但是即便如此,中国的典籍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有著书藏书的传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过,如果从商代开始有文字来算,也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这么长的历史,再加上国人又喜欢著书立说,留存下来的典籍自然也就很多。

记者:这些典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陈江:这些典籍是梳理中国思想、物质流变的最真实的东西。虽然还有考古这样的手段,但应该说还是典籍最接近真实。典籍给我们提供了解文化流变的线索。我们常说“薪火相传”,这里面有口口相传,最重要的还是典籍的相传。

记者:在青年人典籍传承方面,我们的祖辈是怎么做的?

陈江:夏商周以后学校制度日趋完善。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无论是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让学生学的主要是思想伦理政治。汉代以后这个主干就是儒家经典了。私学学的也是儒家经典。学习与做官是挂钩的。隋唐以前,做官主要靠推荐,而推荐的标准就是儒家的标准。隋唐之后,科举制度建立,考的也都是儒家经典。

民国时期,新学初立,所谓西学东渐,对典籍的学习和传承也出现了变化。一些激进人士全盘否定传统,而一些保守派则墨守成规,认为任何对传统的改变都是背叛。其实这两种态度今天来看都是有问题的。

传统文化有良莠之分,精华的东西不容否定,而糟粕也必须重新去审视。关于糟粕,比如我们现在讲的是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家,但是典籍里所讲的其实都是等级社会那一套,这与现代文明发展就不相符合。

  普及传统文化要讲究“扬弃”和形式  

记者:你说到了对于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典籍的“扬弃”问题。在你看来,这些典籍里的“精华”到底有哪些?

陈江: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是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在《易经》《尚书》等典籍里都有表述。中国人做事情都讲究与时节合拍,讲究天人合一。这种观点很符合现代文明的需要。其二,就是对人的重视。中国人有“民本思想”,讲“民贵君轻”。当然,这与现在讲的民主还是有本质区别,古人讲“民本”主要是从满足人民需求以维护政权的角度去谈的。

要继承“精华”,还涉及一个转化性解释的问题,就是让今天的年轻人从现代文明的角度去理解古代思想。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学术界一齐去努力。

记者:你的学生和你接触到的年轻人,他们对于传统典籍的态度是什么?

陈江:我的学生因为都是研究古代历史的,研读古代文献是他们学习和工作的一部分。但我也会对他们说,对里面的思想观点未必一定要接受,还是要辩证地去学习。至于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的青年学生,他们现在接触典籍的确比较少了。有的人会觉得这些典籍与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

其实青年人对典籍接触少甚至很反感,我都觉得可以理解。主要还是应该要教育界来进行反思,到底应该向青年人传递什么样的传统文化,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普及传统文化。

记者:你觉得向当今青年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哪里?

陈江:现在有一股“汉服热”,青年人以为穿着汉服就是传统文化了,这简直是闹着玩。这种拙劣的仿古,显示一些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只是皮毛,很浅薄。现在还有一种“女德班”,那我更是反对的。古代的孝道是讲究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这和今天我们倡导的对父母的爱完全是两回事。甚至现在还有人对青年人灌输所谓孝道,那就是害人。

这些都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问题。我还是觉得,要对青年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做到两点。一是要有“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今天的青年人。二是要讲究普及的方式。《典籍里的中国》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