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没台词的群演都能让人泪目,主创揭秘“神仙节目”怎么来的
2021-03-24 文体

最新一期《史记》王学圻张晓龙演老年和青年司马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3月21日晚,《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了第三期《史记》,“炎黄子孙”的由来,让很多普通观众恍然大悟。《典籍里的中国》是一部创新题材的电视作品,由央视和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打造,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中也了解到,对主创和观众双方来说,这个节目都不仅仅是历史科普那么简单,它对历史的解读和仪式感的环节,能让中国的文脉传承鲜活起来,也真正能让当下青年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文化自信”油然而生、水到渠成。

  短短三期,已带动“典籍热”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继《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大型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节目目前播出的三期,分别是《尚书》《天工开物》和《史记》,分别由倪大红扮演的伏生、李光洁扮演的宋应星以及王学圻扮演的司马迁(老年)、张晓龙扮演的司马迁(青、中年),穿越时空跟“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对话。

开票《尚书》倪大红演伏生。

节目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而是按照主题来选择典籍。《尚书》重点选取的是“民本思想”,并透过伏生一家舍命护书的故事传递坚守中的伟大;《天工开物》主要体现的是“农本思想”,同时表达了“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的时代思辨,并弘扬了开拓创新、利益家国的科学家精神;《史记》则用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串起他修史的历程,这种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修史观念,其内核正是多元包容的大一统思想。

内容是深刻的,表现方式却是极具电视美学。“老戏骨”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不仅屡屡让观众感动得掉泪、让撒贝宁掉泪,甚至还有人发现,连舞台上一句台词都没有的当“背景”的侍女,都会掉泪。这不是煽情,而是文化传承带来的震撼感。

同时,节目中也频现经典场面。《尚书》中,撒贝宁给伏生看起了手机;《天工开物》中,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而撒贝宁爆出金句“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史记》中,中年司马迁和老年司马迁相遇,先后背诵家训……这些,也是电视节目方式之外,国家话剧院呈现出的舞台效果。

第二集《天工开物》。

短短三期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火了,在豆瓣上,有网友晒出看完每一集完成的密密麻麻的笔记;在B站上,有网友录制自己对《史记》的研究分析视频;微博上,节目内容频频上热搜。《典籍里的中国》更新得不快,但对这个“神仙节目”,网友们都很宽容地说:不急不急,慢工出细活,我们愿意等!

  主创:“神仙节目”怎么来的?  

《典籍里的中国》,虽是文化节目,却有着时下流行的电视元素,比如“穿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也从主创们处了解到,这个“神仙节目”,专家团队阵容强大:电视人、戏剧人、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等,“他们在史料的把控、主题的提炼、舞台语言的创新上,提供自己的思路,最终汇总成节目思路”。

节目的取名,就很有讲究:《典籍里的中国》,表明它不仅仅是讲典籍,而且要在这些典籍中,读出“古为今用”的东西,比如为何中国要统一,为何中国要重视科技,为何中国要民族团结……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典籍浩瀚如烟海,节目集数有限,主创团队更是选本严苛。

“节目聚焦的典籍必须代表着规范和标准,能够照亮过去,也能照亮未来。比如《尚书》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天工开物》是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百科全书,《史记》《孙子兵法》《本草纲目》《论语》……都是在朝着中华文化的最深处探寻。”总导演卢小波说。

主创团队认真筹备。

选好了典籍,怎么串联?最终,主创团队经多次头脑风暴后,确立起了“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个主题”的节目制作方法论。节目总导演兼总编剧左兴说:“我们想到了将书的思想‘人格化’,把典籍变成有情感的、有温度的。”

有了选典籍的方向、做典籍的方法,具体的选择,过程很繁杂,方向却很明确。左兴说:“在最早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非常严密的选书系统,这中间有一套科学的遴选、论证、把关、上报的过程,这个系统会逐渐综合各方的意见和评判,除了总台从领导到一线的工作者,还包括历史研究所、社会界学者、传播界学者等等。虽然我们走了一段漫长的路,但这给我们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做典籍节目的严谨,可以在这些数据里得到证明:《典籍里的中国》整个制作团队六百余人,每本书都组建专项导演组,11个导演组,前期筹备长达一年,每本书都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仅《尚书》就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节目共邀请了65位相关专家,中国历史研究院、国家图书馆的相关专家从开始就投入策划,还有把相关典籍“读了一辈子”的权威学者参与创作;已有的剧本中,少的改了30多稿,多的改了50多稿;录制一期节目需要十多天,彩排四五天,录制四五天,访谈一天,每天录制时长达十几个小时;后期制作也是精益求精,在第一期《尚书》播出前15天,成片推倒重来,重新剪辑了一版。

壮观舞台。

既然是电视节目,又是需要静下心来的文化节目,自然需要电视语言来干预,让它不至于佶屈聱牙。央视想到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想到了著名话剧导演田沁鑫。

田沁鑫的话剧,历来艺术感十足。她像打造一部舞台作品一样,举行演员们的剧本围读会,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典籍中的内容,同时,在舞台的设计上,也让典籍的那种庄重感、仪式感得以放大。

像在打响头炮的《尚书》里,“全新的原创舞台,共分为四个表演区域,一号台是我们的主舞台,主要是表现‘大禹定九州’‘牧野宣誓’等大场面,二号台是伏生的书房,三号台分为两层,上层是‘大禹治水’的空间,下层是伏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三个舞台中间有甬道连通,同样作为表演区域。”田导说,“这样的舞台设置,既能实现跨时空对话的全新创作理念,也将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担任主持人角色的撒贝宁,这次有“当代读书人”的新身份,导演组看中的,是他“懂电视、爱读书、有文化、会演戏”。只不过,面对这么多历史先贤,撒贝宁却完全不敢以“读书人”自居,他调侃自己只是“读过书的人”,但对这样时空对话的方式讲历史,他觉得非常有创意:“这个角色的功能是带着观众的好奇进行跨时空的采访,只不过这一切是融入在了戏剧情节里的。”

当代读书人撒贝宁。

  中华文脉的历史回眸帮国人文化自信  

《典籍里的中国》很火爆,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文脉的一次历史回眸”。然而,一集电视节目的承载量毕竟有限,节目火了,带动全民去读、去学典籍,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才是节目更深层次的意义。

“节目火起来,我们高兴;典籍‘活’起来,我们更自豪。”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说。

在近日的《史记》一集播出后,司马迁本身的传奇,以及他对史学的贡献和态度,让观众感叹不已。而且,让观众们耳目一新的,还有历史人物在他所处的年代所进行的创新,这在当下有着强烈的意义。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秘书长赵凯就说,《典籍里的中国》把《史记》当代化,其实,当时司马迁编《史记》,也同样“当代化”了,“《史记》里很多材料都是过去的,司马迁没有直接抄写,而是用汉代人优雅的语言,把故事叙述出来,这是司马迁作为汉代人对前朝文献的‘当代解读’。”

古今对话。

司马迁所创造的“炎黄子孙”的说法,在节目之后,被很多媒体进行了转载。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也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些年轻的朋友,原本可能不太读史的,也在转发语中感叹,原来常用的“炎黄子孙”“中国”等词语,都是从几千年前的典籍中来的。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说:“《史记》这一期的时空跨度,呼应了我们璀璨的华夏文明史,也是继《尚书》《天工开物》之后,进一步解读了根植于中国人血液当中的文化基因。整个创新舞台唤起了一种庄严的历史仪式感和澎湃的民族自豪感。”

参与过多个爆款传统文化节目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经常会因为一些节目落泪,因为他总被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承、观众的热情接受感动。他说:“典籍是古老的,但节目的方向是朝着未来的,它以现代人的视角不断向古圣先贤发问,让我们从古老的典籍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同时,当先贤穿越到现代看到我们的努力和成就,我们又能感受到文化给予我们的幸福感。”

时空穿越。

确实,通过这次回眸,帮国人找到“民族文化自信”,是节目更深远的立意。慎海雄在回答“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这个问题时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典,将中华儿女的民族品格、民族精神高度浓缩在字里行间,凝聚成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文化如水。中华文明看似柔和,实则坚强。这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等文明古国早已进入了博物馆,唯有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吹雨打,依然挺立、生机勃勃,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知来处,明去处。正是中华文化典籍的代代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坚强屹立,中华文明饱经沧桑而薪火相传。”

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纷纷充当“自来水”,在各个社交网络平台掀起的“典籍热”,更让慎海雄感叹:“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

戏剧感觉。

═   记者手记   

5000年的灿烂历史星河,才能让你遍体生光

现代生活节奏快,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很多人习惯了一天的劳累后,回到家追追“爽剧”。

这些剧不需要观众动脑子,编剧设置一个小困难,过不了多久,就给你一个酣畅淋漓的解决方案,总让人看得“长出一口恶气”。

是的,这就是大数据时代的特点:编剧和那些大数据机器一样,知道你要什么,就给你推什么,无需“延迟满足”,你不需要努力就能被喂饱。

但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爽剧”看多了,内心却越来越空虚,越来越焦虑?这些剧里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平凡人”,在现实中完全遇不到,除了让自己陷入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他们毫无作用?

没有了求知若渴,没有了自我探索,也没有了知识所带来的精神满足。于是,当一个“炎黄子孙”或者“中国”的出处刷屏时,很多人都在惊呼,“原来如此”“涨姿势”了。但如果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翻过《史记》,去过陕西宝鸡的青铜器博物馆,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爽”:这些不都是常识吗?至于大惊小怪吗?

央视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湖南卫视的纪录片《中国》等一些有想法的电视节目,都在做着类似工作:用真正的知识,感受“爽剧”的力量。不能不说,这真是功德无量的事。

我们的生活,需要放松,但也需要充电。沉陷在所谓的“爽剧”里,你只会颓废和茫然,追追这些节目,这另一种“爽剧”,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星河,才能让你遍体生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