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购物中心今年“批量开业”,吸引年轻人的项目安排得妥妥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缵超/文 吴恺/资料图
上海今年将迎来购物中心的“放量开业”,上海购物中心协会最新发布的《上海购物中心2020/2021年度发展报告》披露,,今年计划新开业3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49家,面积为398.06万平方米,加上存量改造升级项目4家共53家,数量为近四年来最多,商业建筑面积为423.21万平方米。
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实体商业
在49家购物中心中,20万平方米以上一家,为普陀区曹杨路上的上海LOVE&大都会,面积22万平方米。10至20万平方米有宝山日月光、奉贤富力万达广场、北外滩来福士、嘉宝紫提湾新荟广场、静安大宁久光大宁百货、金桥啦啦宝都、康桥新田360广场、前滩太古里、上海UNI-MALL天空之城、松江印象城等。
2021年购物中心存量改造3万平方米以上的有4家,面积为25.15万平方米,分别是上海吾品田·风尚天地、上海中信泰富广场、上海莘庄维璟印象城和普陀绿地缤纷城。
《报告》认为,许多2021年计划新开的购物中心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实体商业,在业态布局上更加重视具有场景化的新兴业态,瑞虹天地太阳宫引入了日本东京墨田水族馆、京都水族馆;在浦东金桥由三井投资的国内首家日系购物中心啦啦宝都,在广场兴建了十多米高的高达IP立像,同时商场将更多在日本非常流行的体验度很高的品牌,以新潮新异、富有特色的消费业态吸引年轻消费者。
当红的国潮国货品牌,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密室逃亡、剧本杀、轰趴馆以及电竞电玩将更多进入购物中心;一些健身运动品牌,马术、滑雪、冰场、跳绳健身馆等业态符合健康养身之需求,在购物中心成为消费热点。
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成亮点
《报告》分析,2021年上海各类商业项目放量开业,一方面是由于前几年的政策调整总体放慢速度,另一方面去年新冠疫情影响,进一步压缩推迟了购物中心招商营业,导致今年放量开业。但是,正因为开发商、投资商、运营商放慢招商运营的速度,使他们有时间针对新冠疫情后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来调整购物中心等实体商业项目的功能形态布局,使之更加符合新的消费需求。
今年新项目的商业空间环境更加符合绿色生态要求,设计理念更加人性化、生态化。如更多引入屋顶花园菜园、屋顶健步慢道、屋顶市集文化体验等;街区式购物中心更加重视开放式空间,与大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强化科技感,裸眼3D的视觉冲击,文创IP等多业态组合,业态组合也更趋场景化、时尚化。
《报告》同时指出,由于不能出境旅游消费,许多高消费群体回流本地高消费场所,满足精神层面的文化艺术消费以及因疫情催生的大健康消费,这将是购物中心新的消费热点。高端品牌、奢侈品继去年热销增长,今年将继续向好。随着上海疫情有效防控,百联青浦奥莱、浦东佛罗伦萨小镇、年初新开业的“首位”城市奥莱等品牌奥特莱斯,以及市中心经营高端品牌为主的购物中心将在上海第二届“五五购物节”之际迎来新的销售高潮。
为了适应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一些新开购物中心将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成亮点,北外滩来福士将推出传统艺术馆“仰承堂”,AI PLAZA结合徐汇西岸美术缩,推出智慧艺术家灵感+科技跨越的“艺术体验”,中信太富广场将在公共区域融入多媒体艺术空间,塑造科技、文化、体验三位一体沉浸式场景;针对消费者疫情后对健康的关注,购物中心与大健康相关的业态将更受欢迎,绿色环保产品,以农家原生态的特色餐饮小吃,仿田园、菜图、花园等体验消费,具有推拿针灸、中草药热敷调理为特色的各类养生堂馆将受消费者青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缵超/文 吴恺/资料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