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科普的UP主|这对上海90后学霸小夫妻,是B站科普UP主中的“严谨担当”
2021-03-30 青年

编者按】

就在很多媒体平台还在为10万+努力的时候,B站的诸多UP主们已经站上了150万+的巅峰,其中不乏科普达人。面对95后、00后“新势力”,他们是如何扛起科普大旗的?今天起,青年报·青春上海推出“科普UP主系列报道”,走近这群玩转科普的年轻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穿越时空,在视频与漫画中游走于浮游生物与史前霸主,配音的语速是《动物世界》赵老师的一倍,这就是B站古生物学“流量担当”:芳斯塔芙&鬼谷藏龙。他们的“本尊”,是一对名校硕博夫妻:蔡春林和唐骋。这对90后学霸小夫妻,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另一种“科学报国”。

 如果一个视频有20个赞就做原创 

2020年,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博士毕业后,唐骋选择当一名全职科普UP主。事实上,早在2019年,他的妻子蔡春林已经从一家学术期刊出版社离职,先于他当上了全职UP主。

如果说唐骋和蔡春林,大家可能觉得陌生,但是说到B站的芳斯塔芙&鬼谷藏龙,那可是科普界响当当的名字,他们的标签是:教人认识古生物的极客博士。当UP主3年以来,他们已有188万粉丝,制作上传了108个视频,其中80个是原创的。

唐骋和蔡春林是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同学,一个出生于1990年,一个出生于1992年,说起这两年的“年龄差”,唐骋笑言:那是因为她小学时太优秀,跳了一级;而他,因为生病休学了一年。就这样,两个原本差两级的年轻人相遇了。大三那年,他们相爱了。

大学期间,他们还没有接触B站,更不知UP主为何物。本科毕业后,这对小情侣双双来到上海读研:一个在中科院,一个在另一所名校,都是中国最顶级的科研院所。

最初接触B站,是在2018年的时候,那时,蔡春林在一家学术期刊做科学传播工作,她很喜欢做科普翻译,当时在B站上用“芳斯塔芙”这个名字申请了一个账号,专门汉化“搬运”国外的科普视频。芳斯塔芙是英文“Fun Stuff”(有趣的东西)的音译。

刚开始时,粉丝无几,点击寥寥,一个月更新二三十次,但每个视频就三四十播放量,一半还是自己点的。“我们脸皮薄,老是在朋友圈发,会被人讨厌的。”说起这段经历,唐骋还有点不好意思。

那段时间,唐骋正在中科院读博,参与了一个和猴子有关的课题,有一年半时间,住在一个小岛上“养猴子”。业余时间,也开始看国外的科普视频,有一个古生物视频引起了他的兴趣,有一次跟粉丝打赌,如果一个视频有20个赞,就做一次原创视频。

于是,《奇虾:初代霸主的故事》成为他们从译制到原创的转型之作。这个视频以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为背景,讲述了当时顶级掠食动物奇虾的兴盛与衰亡。视频发布的时候他们还只有700多个粉丝,但视频发布24小时的点击量就达到了9万,收获了2万多粉丝。

如今,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成名作”,有很多不足。唐骋坦言,故事可以更完整,音质不好,配乐还跳来跳去,技术上有待提高。但是,正是这个“要求不高”的处女作,最终累积点击量达到了350多万。由此也打开了他们的思路:要以最受青少年欢迎的古生物为切入点进行科普。

 深居实验室的科研人成为“流量明星” 

常年深居实验室的科研人成为“流量明星”不容易。“搬运”很难涨粉,还得靠原创。但原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古生物学。    

一个不到14分钟的视频,两人要花3周到2个月的时间准备。唐骋前期要用一到两周时间进行资料搜集,并整理成约5000字的文案。唐骋曾在单位里帮着撰写科普宣传稿,也就是收集重大科研成果的素材,然后为媒体提供大家能看懂的科普文,有经验;而蔡春林平均每天至少要花3个小时在剪辑上,视频、图像素材主要来自一些已经公开的科研成果和网上的开放素材。

创作时也会遇到麻烦,那时他们在市区租房,邻居会产生噪音。为了隔音,唐骋曾尝试过躲在被窝里录制音频,甚至还买了帐篷,可还是不敌邻居家的装修噪音和夜晚的狗吠声。

后来,他们摸索到了经验:半夜里,关上窗,将厚重的床单和被子披挂在门上,这样隔音效果会比较好。2019年,他们用靠流量赚到的“第一桶金”,置办了准专业的新设备,再也不用躲在被子里录音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视频创作曾占据了他们本就不多的业余时间。成为全职UP主后,两人进入了创作的黄金状态,灵感爆棚的时候,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都在创作。“每部作品都投入了我们巨大的心血,它们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无法排出第一第二,都有引以为豪的地方,也有遗憾。”

制作科普视频,最重要的是科学、严谨,为此,他们在每段视频结束后,都附上了参考文献来源,有时多达30篇,成为B站“最严谨的UP主”之一。如果有粉丝指出错误,他们还会及时勘误。“最近有一期,我们把败血症写成了坏血症,有粉丝在弹幕里指出了,我们马上发了一个置顶动态进行勘误。”唐骋说,如果出现严重错误,就要换视频,对于他们这样的“小作坊”来说,还是“挺大的工程”。

虽说是博士,但唐骋坦言古生物不是自己的专业,因此,他们还专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专业机构的朋友来审稿,而他自己也在不断学习积累,查文献,已然是“半个专家”。

为了适应年轻人的观赏习惯,唐骋参考了漫画、影视、游戏视频的制作方式,语速也加快了。每当有粉丝告诉他们,老师会在课间播放他们的视频给全班看;还有年龄较小的粉丝说,看了他们的视频,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成就感。

求质不求量,是唐骋和蔡春林追求的目标,他们现在每个月更新两三次,只做精品。居安思危,唐骋深谙个人的知识储备有限,持续输出难以为继,他们在松江租了一套大房子,接下来打算搞一个工作室,邀请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合作出书,做纪录片,把科普这条道路走远走好。

 == 对话 == 

科学传播领域需要正规化

记者:科研院所培养一个博士不容易,你现在全职当UP主,有没有觉得“浪费”?

唐骋:我们所里每年培养几十个博士,我觉得读博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养成一种科学思维,在国外,博士从事科普工作很正常,我们的所长蒲慕明先生也曾在B站讲了二三十个小时的课程,我觉得科学传播领域需要正规化。

记者:粉丝对你们很好奇,你们选择保持神秘还是露脸?

唐骋:我们早就直播露脸了,第一次露脸时,有人觉得我丑,脱粉了,这批人走了后就都是好评了,我们靠脸恐怕火不起来呀。有时候芳斯塔芙直播时会穿上跟名字很搭的“洛丽塔”裙子,但这只是她的个人爱好。

记者:未来有没有考虑将自己的本专业——神经科学搬上视频?

唐骋:我正在努力,神经科学比较抽象,要跟外行说清楚比较难,我曾经跟克隆猴团队的刘真老师合作过《克隆人的兴衰咏叹》,两期的点击量累积也有200万出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