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拒师生送伞的视频红了!专访同济85岁院士时,他这样寄语青年……
2021-04-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同济大学/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八旬深海勇士”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在给同学们上完课之后,在雨夜中骑着自行车赶回办公室继续工作。老师同学们追在后面给老先生送伞,老先生说“不用啦,几步路就到办公室,雨不大,没关系!”今天,这样一则视频刷屏朋友圈。同济校园内,多位师生告诉记者,这真的就是汪先生日常最平常的一幕。但往往,最打动人的,总是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

今天下午,就这段暖心视频的走红,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

  无数个在清晨被定格的背影  

婉拒雨伞深夜骑车回办公室继续工作的视频红了!但对同济师生来说,这本不构成“新闻”,在他们眼里,这就是最平常的一瞬。课堂里倾囊相授、骑车穿行校园的背影,图书馆查阅文献的专注……总有师生按下对向汪先生镜头的快门。

在直播课的留言区,也有学生写道:“汪院士每晚很晚从海洋楼出来,骑自行车回家。”“晚上十点钟,三楼几乎只有最西侧的房间灯还亮着。”

“我今天中午还在教工食堂餐厅看见汪院士和他的教授夫人了。”在同济大学团委辅导员王娇南眼中,这是一种大学里有大师的氛围。“这让我们感到,身边有院士,就跟你在同一个地方,十分平易近人,学生有什么问题去问他,他都很愿意解答。只是听说这是他今年最后一学期授课了,心里面还是蛮感慨的。”

同济大学新生院同舟学堂主管李博今天早上转发这则暖心视频时说:“汪院士每天早晨8点来上班,其实不准确,不是8点啊。无数个早晨的7:40,我在海洋楼门口得意地抢完车位去食堂带早饭的时候,都会遇见汪先生往办公楼里走。而且寒暑假我来值班的时候也是如此。于是,我的手机里存了好多张汪先生清晨走进海洋楼的身影。感动。”

“每天早晨比我们到的都早,晚上上完课的第一站还是办公室,这样一份对事业的热爱和坚持,让人特别的感动。”也正是因为每次都能打动自己,所以李博记录下了与汪院士偶遇时的一个个影像片段。

就在今天早上7点24分,李博又捕捉到了汪院士骑车赶往海洋楼的身影。“骑车很快,就像一个少年!”李博眼中,这“少年”的定义,是一种精气神,是对真理不懈追求的那份赤子之心。

  一盏一年364个晚上亮起的灯  

“汪先生是我们很多人的偶像。”海洋学院《科学与文化》课程团队老师孙烨忱分享了一张海洋学院内堪称“经典”的照片,这定格的瞬间,正时刻照亮后辈的心里和大家前行之路。

那是去年过年期间一位老师无意间随手拍到的。放假的缘故,海洋学院整栋楼都是漆黑的,惟一透出光亮的办公室,正是汪品先院士的。

“无论是这张照片,还是雨夜赶往办公室的身影,都在平凡中孕育着感动,尤其是当你看到在一个领域里始终站在最前沿最资深的人,作为一个平凡的人跟我们的距离很近时,是最容易产生感悟的。”孙烨忱说道。

2018年,汪品先院士从“深海勇士号”载人舱走出。

孙烨忱眼中,恰恰是这样的小事,对师生的触动会更大。“一方面是在课堂上听课的同学们,他们通过汪先生的讲授去了解知识和思想,另一方面是通过汪先生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去感受他身上的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合起来,才是一个最真实的汪先生,一位坚守初心、执着专注、淡泊明静、奖掖后学的学者。”

而汪先生自己也觉得,在科研学术的这条路上,他永远都是一个年轻人。

对于那张春节期间亮灯的照片,汪品先院士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说,一年365天,只有大年三十的晚上,他留给自己“吃年夜饭看春晚”时间,其余364天的晚上,的确基本都是在办公室抓紧工作。

 == 对话汪品先院士 == 

   寄语青年: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

今天下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并没有提前预约的情况下,记者来到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的办公室,对汪品先院士作了一个简短专访。

全程,汪先生始终非常谦和,他还谈及了自己在青年时代与《青年报》的诸多缘分。在采访最后,汪先生还欣然为《青年报》的读者写下祝福。他以一名“六七十年前青年”的名义致《青年报》读者们:真心羡慕你们,祝你们成功、幸福!

记者:您发现自己的雨夜骑车视频走红了吗?第一感受是怎样的?

汪品先:哈哈。是的,很多老师给我看了。感谢同学们关心我、照顾我,希望给我雨伞挡雨。其实,上课前我穿着雨披,下课时雨不大,我就不想穿了。从逸夫楼到海洋楼,不远,很快就能到。我并不知道有同学在拍我,但我很高兴,能有一些他们眼中“正能量”的东西影响他们。

记者:大家感动在于您赶着骑车并不是回家而是回办公室继续工作,能谈谈这个选择吗?

汪品先:时间方面,我一直抓得很紧,特别是去年生了一场大病,我的作息已经有所调整了。生病以前,我的作息时间是早晨8:30以前必到办公室,晚上10:30以前回家。几年前,我已经办了退休手续,但晚上一直以来是我很重要的工作时间,因为晚上没有人来找我,时间不易碎片化。

去年生病后,作息调整了,我现在是早上7:30前到办公室,晚上9:30就要往家赶了。当然,我常常自己破坏规定,这让我老伴很不高兴。当天课程下课8点多,我还能工作1小时。1小时内,我还能做很多事情,我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

记者:这门开在晚上的、您亲授的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汪品先:这是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今年3月10日起开讲。我给同学们讲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这是时隔4年,在系统性思考科学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再度开讲这门课程。

早在2017年,我推出的这门选修课名《科学、文化与海洋》,我讲授6讲,邀请丁抗和钱旭红两位知名专家各作1讲,现在,把过去“海洋”部分的专业部分拿走了,更立足于通识,也希望开出“课程思政”的余味。

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在当代科学和华夏文化之间架筑桥梁,还自然科学以文化本色,赋传统文化以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也能长出科学的新芽。

记者:听说这也将是您教学生涯的“告别演出”了,会很难舍吗?

汪品先:主要是真的已经85岁了,我老伴担心我长时间讲课对身体的影响,而且,人总有告别舞台的那一时刻。我很高兴,这一次的课程,线上线下同时开课,每次直播课程都有近十万人次学习。受到欢迎,做老师的一定会有成就感。

告别课堂后,我还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去延续这个课题的探索——出书。我认为,写书前最好是讲一遍,这样的话你写出来的内容,结合学生反馈,会有助于最后更好的完善。  

记者:对于青年学生您有什么最想提醒的?

汪品先: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希望学生要始终带着自己的思考进入课堂,既不背书,也不凑热闹,珍惜时间,不负韶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同济大学/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