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辛:普及红色文化还是要以小见大
2021-04-11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今天应新华传媒“上海·故事”读书会之“百年奋斗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之邀,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为读者讲了一场“红色文化中的小故事”。作为讲故事的高手,叶辛一向善于从小故事入手来谈大问题,他认为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也是应该如此。在讲座之前,叶辛接受了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的专访。

记者: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讲红色故事,作为著名作家,你的故事会有什么不同?

叶辛:诚如你所说,现在的红色故事很多,但我想讲一些不一样的,我亲身经历,读者关注的故事。比如说“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后来身归何处?现在很多资料里都说,他在长征途中失踪,而周总理那时还下过指令寻找钱壮飞。那钱壮飞到底去了哪里?其实这个事情已经有了答案。钱壮飞墓就在贵州毕节的后山乡。因为我和贵州有很深渊源,有一次毕节一位挂职干部就带我去看钱壮飞烈士的墓。那里山高水远,从县城出发要坐3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我们的一代谍报战士1935年4月就牺牲在那里,并在那里长眠了86年。因为钱壮飞是对党有重大贡献的人,国家拨款在那里建了钱壮飞陵园。这个故事很重要,但是很多青年人都不知道。

记者:上海作协去年和今年出了讲述上海红色历史的两本书《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和《暗夜里的星星之火》。你在里面都担任了领衔创作。其中《暗夜里的星星之火》你写了《慎同里非同寻常》和《高桥烈士陵园纪》两个红色故事。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平时关注度可能并不很高的地方?

叶辛: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播,我一直想讲“红色文化中的小故事”,其实就是以小见大,说明问题。比如说高桥烈士陵园,我就会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城市的烈士陵园都是在市里,为什么这个烈士陵园在上海的远郊?这是因为解放上海的战斗基本上在城市外围就结束了。当时浦东高桥就是一个战场,1900多位战士牺牲于此。那为什么解放上海的战斗要在城市外围举行呢?这是当时陈毅给部队下了“瓷器店里打老鼠”的死命令。目的就是要保护好上海这座城市,尽量减少城市居民的损失。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那么从高桥烈士陵园地处上海远郊这一点,是不是正能体现出我们党始终秉持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信仰?为了保护人民,我们的战士在城市外围战斗,很多战士牺牲在那里,他们离上海大都市的市中心只有一步之遥。

记者:今年是你创作的大年,听说有4部作品将问世。是什么激发了你的创作热情?

叶辛:4部作品中有3部与这两年党和国家的重要节点有关。为了迎接建党100周年,国家推出“百年百部红旗谱”系列丛书,收录了我的《巨澜》三部曲。《巨澜》是我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写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贵州一个农村包产到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程。当时很多作家都在写意识流小说,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写一些接地气的作品,把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记录下来。现在来看,这部作品能够入选“百年百部红旗谱”就能说明其文学和历史价值。

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年6月底之前要出版我的散文集《爱上荔波》。而我的另外一部散文集《云山万里满眼春》则将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这两部散文集其实都呼应了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节点。位于黔南州的荔波过去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但是现在脱贫了,人们的面貌也焕然一新。《爱上荔波》我主要是写脱贫之后那里的风土人情,《云山万里满眼春》是我对整个贵州的感受。

记者:另一部作品《九大寨》是关于什么的?

叶辛:去年新冠疫情的到来,搅得我整个2月心神不宁、寝食难安。除了读书,网上找影片看,什么事儿都做不成。电视里、手机上各种各样的信息,让我不看嘛,心痒痒的,看了以后呢,又忧心忡忡。宅在家中到二月底,我脑子清醒过来,正如妻子说的,你整天唉声叹气有什么用?焦虑也使不上劲儿啊!我想想真是的,还是捡起老本行,写小说吧,写一本计划之中谋划了多年的小说,让人物和故事的背景,都回到100年前的1915年的山乡里去。长篇小说《九大寨》,就是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写出来的。广东人民出版社今年会出版,这是写贵州大山演变的一本书。

记者:无论是红色故事,还是你写的乡村包产到户,这些都是当今青年人应该了解的。但作为一位资深作家,你觉得现在的文学作品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吸引青年人?

叶辛:这对我们这些上了70岁的老作家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不光是我有这种感觉,我所熟悉的王蒙同志、蒋子龙同志等老作家都有这种感觉。我们都觉得,如果我们不能赢得今天的青年人,我们就会成为一页页的历史。而且我们还认为,有必要让青年人从我们的文学作品中了解昨天。

那么,怎样赢得青年人呢?那还是要与青年人多接触,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写反映今天生活的作品。就拿我的这两部散文《爱上荔波》和《云山万里满眼春》来说,其实也就是我把我所熟悉的贵州介绍给青年人。其中有的文章发表过,我发现很多青年人从中看到了旅游的价值,把我的作品当成旅游的资料去读,在他们的旅行中有所参考,这就找到了一个接近青年人的切入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