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扎”进8000亩涵养林,她用创意还原自然之美
2021-04-12 青年

受访者/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图(除署名外)

在手工古法染布日渐式微的当下,从上海名校毕业的周洁尘辗转多地,最终来到松江泖港镇泖港村,传承草木染非遗古法染色。以泥土为邻,袭草香满衣,周洁尘调制出上百种染色配方,制作出与众不同、内敛质朴的草木染作品,还原自然之美。

如何为美丽乡村注入新活力?在乡村汲取创作灵感的同时,周洁尘还为村里的孩子开设公益美术课,让艺术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通过与村民试点染料植物种植采购的方式,她希望能够为村民带来经济增收。

 // 美丽乡村 // 

青年创客被上千亩涵养林吸引

周洁尘工作室位于松江泖港镇泖港村,村里的涵养林木生机盎然,颇有一番桃花源记的神秘和恬静。走进工作室,墙面上挂着色泽含蓄内敛、图案别有韵味的草木染作品。

工作室的桌面上摆放着陶瓷茶具,周洁尘身着灰色宽松毛衣外套,娴熟地泡着茶,缓缓道来自己与非遗草木染的不解之缘。从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她曾辗转深圳、北京等地,先后从事过设计、画廊经纪、民宿等行业。在北京时,周洁尘的邻居正是草木染传承人、北京服装学院的黄荣华教授。“我从小学画画,相比化工染,草木染颜色含蓄内敛,我第一眼就被惊艳了。于是师从黄教授学习古代天然染色。”

周洁尘回忆道,最先吸引她的,是松江泖港镇一片占地8000余亩的涵养林木,当地政府同意她收集地面上的落叶与修剪下的枝丫做草木染原材料。“桉树染黄色,蓼蓝染蓝色,藏红花染红色,青柿果实染咖色,青柿叶子还可染卡其色……”周洁尘笑着说,在这片涵养林木当中,有着数十种可以染色的植物。因此,周洁尘选择留在这里,开起了草木染工作室。“来到泖港村,我幸运地将爱好变成了我的主业,这里的自然环境既有助于我研究草木染染料配方,又能就地取材收集草木染的原材料。”

如今,周洁尘早已习惯泖港村恬静舒适的田园生活。阳光灿烂的日子,周洁尘在工作室的阁楼上,研究和整理草木染染料配方;春耕时,她漫步在周边田间小路,望着来到水稻田觅食的成群白鹭翩翩飞舞,感受乡村蕴藏的创作灵感;和风旭日下,她带着乡村的孩子们户外写生,沉醉于田野不思归途。

 // 非遗传承 // 

制作出上百种令人惊艳的草木染染料

在周洁尘工作室内能闻到一丝淡淡的草木气息,这与她屋内长期晾着草木染作品和研究草木染配方有关。储物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十几个塑料袋子,袋子里分别装着苏木、黄药子、马兰、桉树叶等植物。这些其貌不扬的“染料”,经过高温萃取、榨汁萃取、发酵还原等方式,将花草变成纯天然染料,不仅环保而且颜色更带质感。

“雨天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不适合草木染。”周洁尘介绍道,草木染染布是个十足的功夫活,从洗浆到扎花制作,再到最后的固色,期间要经过不同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静心制作。耗时最长的一次染布过程可能需要20多天的时间。

工作室阁楼上摆放的数个大罐是她正在养的染料罐,里面放着蓝靛泥、草木灰等。在研究草木染的过程中,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研究出新的染色配方。“多种植物染料经过混合搭配,可以调制出上百种颜色。最近,我通过红色染料搭配其他染料,研发出可以直接染出稳定紫色的染料配方,无需再套染。”周洁尘拿出一本厚重的色卡本,上面详细地记载着上百种染色配方,甚至还标注了化学方程式。

非遗是传统生活留下的风物,创意则是让非遗融入当代青年人生活最好的方式。在不断琢磨草木染非遗染布技术的同时,周洁尘也在思考如何让草木染染布的图案更适合年轻人的喜好。她的工作桌上随意地摆放着画着图案的餐巾纸,每当有灵感时,她习惯随手画在纸巾上。一本插画书、一次在泖港村的漫步、一幅毛笔字,都有可能成为她设计图案的灵感来源。“我也有和服装公司合作,将草木染的图案和服装相结合,增加草木染染布的实用价值。非遗草木染也需要被更多人知道。”

 // 艺术赋能 // 

开设公益美术课试点村民种植染料植物

采访临近结束时,工作室走进一位村民,亲切地问:“恰饭伐?”周洁尘摇了摇头,随后解释道:“这里的村民很好,会很热情地邀请我搭伙吃饭,就像家人一样。”每当周洁尘需要采摘草木染所需的落叶时,村民会热情地分享树木种植的位置,有时村民也会送来一筐筐用来制作染料的落叶。

村民的温暖和体贴感动着周洁尘,同样她也用自己的艺术特长回馈村民。每周六,她利用多年的绘画功底,在工作室开设公益绘画课堂,教村里的孩子学习绘画。谈及设立公益绘画课堂的初衷,周洁尘笑着说道:“出于感恩吧。村民对我都特别好,当地政府也给了我很多创业上的扶持。”

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美丽乡村给予周洁尘创作的灵感,也让当地村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周洁尘的课堂上,变化最大的还是一个个学画的孩子,艺术在他们的心田生根发芽。这些孩子从最初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到如今不仅掌握了画画的技法,更具备了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周洁尘自豪地说,如今自己的学生看到绘画大师们的作品,已经可以根据作画风格一眼辨别出是哪位大师的画作。

用艺术重塑美丽乡村,挖掘被忽视的乡村价值。在给泖港村注入艺术活力的同时,周洁尘已经在试点由村民种植蓼蓝、艾草等中药染料植物,由工作室或制药公司定点收购,希望当地村民也能获得经济上的增收。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