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后到10后,是什么让当代年轻人爱上了喝茶?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文、图
喝茶就是中老年专利吗?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爱上了喝中国茶,甚至因为喜爱而将职业方向转向了创新传统茶艺。从90后到10后,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10后 每天会泡功夫茶
玥玥
春风和煦的四月天,正是品尝春茶最好的时节。明前茶满盏嫩绿,雨前茶清香扑鼻,桂林公园内,一场公益茶文化展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茶香、书香、花香中,品茶的游客们嘈嘈杂杂,8岁的玥玥依然沉静自若地泡着自己的功夫茶。
赏茶、备水、温杯、置茶、冲泡……步骤一个不少,虽然手小,玥玥的手势却颇为熟练,每一步都做得稳稳的。站在一旁的玥玥妈妈有些骄傲地告诉记者,才上二年级的女儿已经坚持在徐茶匯·少儿习茶社习了两年茶艺。
“我们家里大人平时喜欢喝点茶,没想到她小时候也爱喝,也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嫌弃茶苦。”玥玥喜欢喝绿茶和白茶,说起茶来也是头头是道。“我喜欢喝白茶,因为很清爽。但是泡茶的时候我比较喜欢泡茶饼,因为散白茶蓬松,一放进去就全铺开啦,我力气小,有时候注水把握得不好,容易溅出来,就不雅了。”一袭汉服的玥玥还是一把童音,说起话来却像个“小大人”。
一席茶台,一套茶具,临杯弄盏的茶道之美充满诗意。平时的学习中,茶艺老师不仅教怎么识茶、泡茶,还会教习礼仪。“双手交叉自然放于身前,微微鞠躬先行礼,然后再布具、洁具、温杯……老师说,一步步都不能着急。”玥玥说,这也让小小的她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魅力。妈妈也觉得她习茶后,体态端正,性子更沉静了。现在每天只要有空,玥玥都会在家泡功夫茶,已经成为这个10后小姑娘生活的一部分。
90后 想把中国茶做得更时尚
图中男性为JASON
离玥玥的“茶台”不远处,1993年出生的JASON正在作为茶艺志愿者忙得不可开交。JASON是广东人,虽然刚刚从国外留学回来,但相比洋派的咖啡,他却更沉迷于中国最传统的茶。他还有个“野心”——想把中国茶做得更时尚。
“我觉得一般年轻人都喜欢跟着大潮流,他们喜欢喝咖啡,因为感觉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其实他们也不排斥喝茶,比如国外一些英式红茶很多年轻小伙伴也很喜欢。但是中国茶会让他们觉得不是他们这个时代的东西。”JASON说了自己这些年来的观察。
他喜欢喝茶,也是因为家里的原因,从小就受到了熏陶。“我从小喝普洱比较多,然后很喜欢岩茶。”在国外的时候,他也喜欢研究下咖啡文化,发现自己喜欢的岩茶其实在工艺上和一些咖啡很类似,“各种香气、口感,泡的形式其实都蛮像的,当时我就在想,那为什么不可以用推广咖啡一样的方式去做茶呢?”
日常泡茶的时候,JASON就会自己琢磨些有意思的“新潮泡法”。他试过用手磨的方式去泡茶,就跟手磨咖啡一样,将一些清香型乌龙茶和绿茶像咖啡一样磨碎了再手冲。“磨碎之后,茶的浓度会更高,口感会更浓,但口味会比传统泡出来的茶更稳定。”JASON解释说,因为茶叶叶张不一样,每抓一把,有碎的也有整片的,所以每一道茶泡出来口感可能就不一样,但是磨碎之后,就很容易标准化,泡出来效果也就比较稳定。
“这可能和传统品茶的妙处相违背,但的确会成为适合现在年轻人的一种方式。首先是冲泡形式新颖,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其次是比较便捷,门槛不高,又能让人感受到泡茶的乐趣。”在喜欢中国茶、想要去推广中国茶的JASON看来,要让年轻人接受茶文化,最主要还是先让他们产生兴趣,“当他们慢慢进入到茶的世界里来,形成了生活方式或爱好,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可能会再爱上传统茶文化。”
因为喜欢茶,JASON也将职业方向转向了此行。“茶行业是个传统行业,我挺想看看是不是可以把传统行业做得更时尚化、国际化,把中国茶以新的形式去打开国际市场。”
95后 成为茶消费增长最快群体
“现在喜欢喝中国茶、对茶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徐汇区茶文化学会秘书长黄幼华告诉记者:“我们茶文化学会这几年一直在徐汇区文旅局、上海市茶叶学会的指导支持下,和徐汇区几个街道,比如康健街道、虹梅街道、漕河泾街道一起开展一些推广茶文化的活动,很明显,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
从以前仅仅是路过尝一口茶,到如今成为了推广茶文化的志愿者、参与者,有的结婚生子了,也会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黄幼华很欣喜于这一转变。
大数据也在佐证。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中显示,2020年国内茶叶销售总额为2888.84亿元,同比增长149.34亿元,增幅5.45%,消费人群也同时悄然变化,消费者呈现出年轻、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的特征,线上茶叶主要消费人群逐步从中老年向年轻群体拓展。
早在2019年,淘宝的一份《春茶消费数据》就显示,年轻人喝茶热情激增,当年3月的春茶消费者中54%都是85后、90后,有的店家专门“特供”25克小罐装的特级明前龙井产品,超七成买家都是85后、90后的年轻群体。当年的上海也登顶淘宝春茶城市榜。
于去年底发布的《2020年天猫茶行业消费趋势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数据显示,95后年轻人成为茶消费新客中增长最快的一个群体,90后和95后在新客中占比超过4成,女性群体占比近5成。线上茶消费的增长正体现了年轻群体消费的特性。
年轻群体 加入催生传统文化新活力
“喝茶其实不仅仅是喝茶,有时候是一种生活方式。”黄幼华表示,在线下的接触中,她发现,茶文化与其他一些文化的融合往往会吸引到更多90后、00后的关注。“比如我们有一家做茶的工作室,把云南哈尼族一首民谣‘阿密车’与云南古树普洱茶、红茶融合推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少数民族茶文化,就很被年轻人喜欢。”
“茶是很雅的,如今的茶馆社交也很受一些年轻人推崇。”桂园茶馆有关人士就告诉记者,和前些年相比,这些年来茶馆的茶客中就出现了不少年轻面孔。更多将品茶与读书、习字等相融合的新型茶馆更是以年轻客为主,大隐书局、读白茶书房原先多是组织活动吸引青年人来参加,如今以茶会书友的社交类活动不少都是年轻客人自己组的局,“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与此同时,年轻群体的加入也催生出传统茶文化市场的新活力。90后女青年张寸是“袋表作”的品牌负责人。“用简单的袋泡、挂耳方式可以喝到原液茶,是我们的特色。”她解释道,虽然是袋泡,但里边的茶叶不是切碎的,而是和泡用时一样的茶叶,不降低饮茶品质,又能做到方便快捷,随身携带,正是为了适应年轻人的需求。
“我们的客人基本都是年轻群体,90后、00后占了40%左右。我们的推广方式也很符合他们的消费习惯,除了天猫、微信的线上模式,还有公众号以及‘一条’这样的内容电商等。”原先只推出正山小种、古树滇红这样的原味茶,后来发现年轻人口味会喜欢一些调味,又增加了苹果、绿茶、蜜桃乌龙、茉莉乌龙等口味,今年又主打冷泡茶,和冷萃咖啡一样,适合夏天饮用。
“养生朋克这种概念,其实代表了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态度,中国茶其实是很符合我们年轻人需求的,清淡、健康、有历史、有文化。”张寸说,从要求茶客慢慢学习懂茶,到中国茶尝试懂年轻人,这种悄然发生的转变是有益的,因为最终是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进而喜爱甚至发扬传统文化,正如立下“雄心壮志”的JASON这样。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