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一次学党史,这个“大飞机青年”给小伙伴讲述爷爷的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除署名外)
今天下午,位于张江科学城的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团委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学党史阅读马拉松拉开了党史大学习序幕。在阅读分享环节,一位特殊的“大飞机青年”上台做了分享,他就是龙华烈士王孝和的孙辈、材料部团支部书记王顺。
“我从5岁记事起,就听爷爷讲述了王孝和的故事。”王顺的爷爷王康勇是王孝和的亲弟弟,比哥哥小了12岁,王孝和是他的“大爷爷”。
王顺的爷爷王康勇和大爷爷王孝和(右)。受访者/图
王孝和,浙江宁波鄞县人,在上海励志英文专科学校读书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由党组织安排进杨树浦发电厂工作。1946年,在“上电”工人“九日八夜”罢工斗争中表现出色,当选为厂工会干事、工会常务理事,为维护工人利益,不顾特务威逼,领导工人与厂方斗争。1948年4月被捕,备受重刑,坚贞不屈,以监狱与法庭为战场揭露国民党的罪恶。同年9月30日,在上海提篮桥监狱被枪杀,年仅24岁。
来自龙华烈士纪念馆“龙传人”红色讲师团的绪梦莹以国家一级文物——王孝和烈士的毛毯为线索,回顾了王孝和从领导工人运动到狱中斗争最后英勇就义的历程,展现了他舍小家为大家的英勇与无私。
“大爷爷牺牲前,爷爷曾去狱中探望。当时大爷爷的状态让爷爷觉得心痛,他戴着脚铐,受过酷刑。当时大爷爷对爷爷说,他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的,不要忘记他这个哥哥,等待光明的到来。大爷爷嘱咐爷爷和家人一定要‘坦坦荡荡做人’。”王顺分享时动情地说道,爷爷后来牢记大爷爷的嘱托,前往安徽山区支援三线建设,并且始终坚守在那里,直到最后一批返城。
“如今,大爷爷离开我们已经73年了,爷爷也已经于2006年离世,弥留之际还嘱咐我们全家一定要记住大爷爷的这个嘱托。这个嘱托,激励着我们一家,更将我心中埋藏的共产主义星星之火彻底点燃。”
王顺在祭拜大爷爷王孝和。受访者/图
2012年高考时,王顺选择了材料工程方向,自此也明确了未来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那就是要在国家伟大工程中燃烧自己。
2017年5月,C919首飞时,王顺还在上海大学读研究生二年级,从此埋下成为一名“大飞机人”的梦想。“因为为国奉献是我们一家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里程碑。”
2019年,大学毕业时,王顺选择加入中国商飞,成为建设大飞机事业的一分子。“我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如果中国14亿人都能像先辈一样,踏踏实实、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中国梦的实现一定水到渠成!”
眼下,王顺家关于王孝和烈士的遗物已经移交给了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包括老照片,以及当年报道过王孝和事件的报纸等。“在烈士陵园纪念馆中,可以让更多人学习和传承孝和烈士的故事。”
“大爷爷是一个拥有崇高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烈士,他不会白白牺牲,我们家里世世代代都会继承他的精神。”王顺坦言,王孝和的事迹对自己三观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自己从事大飞机事业奠定了主基调,那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坦坦荡荡做人,为国家奉献自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