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读书分享会,揭秘14个“网红”地标背后的故事
2021-04-2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一大会址、周公馆、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的杨浦滨江、上生·新所……昨天下午,《跟着档案看上海》读书分享会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揭秘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14个“网红”地标背后的故事。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城市,具有先进的市政管理模式,发达的工商都市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文化,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于一体。数十年来,记载上海发展变迁的通史、断代史,描摹上海社会文化、建筑景观、市民生活的各类正史演义层出不穷,从不同角度演绎着上海的发展历史,其中上海市档案馆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相应的研究,占有一席之地。

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跟着档案看上海》,全书荟萃了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14个地标,涵盖了上海中心城区主要区域,既有中共一大会址、周公馆这样的红色纪念地,也有独具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民广场、工部局大楼、永安公司、大世界、外白渡桥、法邮大楼,还有反映改革开放后上海城市发展变化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南浦大桥,更有上生·新所、“船厂1862”等“网红打卡地”,以及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的杨浦滨江。

“通过这些地标,读者得以一窥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底蕴。作者描绘这些地标的落脚点,并不完全在于过往的梳理,更着眼于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变迁和空间的更新,这对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编者将期待写进序言里。

读书会上,胡劼、陆闻天从编写者的视角,围绕中共一大会址、周公馆、人民广场、工部局大楼4个地标做了分享,详细讲述了撰稿过程中的种种发现和思考。通过翻阅档案,这些地标更有温度、更厚重、更为有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建筑的历史底蕴和在城市中所具有的价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