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明日开幕
2021-04-27 文体

丝绸之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今年的上海之春开幕,真是太不一样了。”4月28日晚,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将在上海大剧院正式开幕,但今年并不是仅有一台开幕演出而已,从下午2点到晚上9点,将有7小时的音乐主题日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举行,形式新颖、内容更是艺术的大融合,4月27日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参与活动的院团负责人和艺术家们,都对此感叹不已。

黄河大合唱

  创新舞台形式唱响红色百年  

本届“上海之春”是新冠疫情发生后在上海举行的首个国际性音乐节,鼓舞人心。4月28日晚“唱响百年 致敬经典”开幕音乐会集结上海本土音乐院校、文艺院团的中坚力量和蜚声国际的上海音乐家、舞蹈家,献上富有时代气息和丰富表现力的主旋律作品庆祝建党百年,面向海内外全程直播。

当晚7点30分至9点开幕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曹可凡、何婕担纲主持,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附小百位小提琴专业学生以一首小提琴齐奏的《唱支山歌给党听》作为序篇奏响。

首个正式登台的节目,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带领近来崭露头角的上音学子蔡程昱、徐均朔共同唱响歌曲《百年》,与上海歌剧院院长、指挥家许忠麾下的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激情昂扬的歌声传承初心使命。“我是老师们带过来的新人小朋友。”人气极高的上音学子蔡程昱告诉记者,“2018年,我在合唱团里参加过上海之春,今年和廖昌永老师在开幕式演唱《百年》。之前在大剧院,我也跟许忠老师合作了歌剧《唐璜》,希望这次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扬名国际的上海钢琴家孙颖迪等从著名作曲家王世光创作的歌曲《长江之歌》编曲为同名钢琴协奏曲,此次孙颖迪担任钢琴独奏,与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明星吴虎生和主要演员戚冰雪合作演绎。活跃于世界乐坛的上海小提琴家黄蒙拉将携 8 名上音附中、附小学生演奏上海著名作曲家陈钢的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次的开幕演出特别不一样,以前我们上芭,都是自己跳,这次是跟音乐家们一起合作,像《长江之歌》,我感觉是芭蕾和交响乐团的一次‘灵魂对话’。”辛丽丽说。

由驻团指挥彭菲执棒,上海民族乐团室内乐团近 40 名演奏家奏响国乐与交响《丝绸之路》,携手澳大利亚歌剧院交响乐团、以色列耶路撒冷室内乐团在云端和现场联袂共演,海派民乐和西方交响共谱世界和谐的华章。

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将作为最后一个节目上演。在许忠指挥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陆洋朗诵,沈洋和上海歌剧院徐晓英、徐小明、张磊等歌唱家,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及上海芭蕾舞团共同呈现音舞佳作。其中经典乐章《黄河怨》由中外女高音徐晓英、俄罗斯亚娜·萨福诺娃同台演唱。整部作品激昂的乐声吹响激励中华儿女奋勇斗争的号角,传递全人类团结与力量的信念。

“今年是建党百年,这是我们设计的‘出彩时刻’,《黄河大合唱》对我们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而俄罗斯歌唱家来唱中文版,竟然也咬字清晰,排练的时候得到了合唱团的全体掌声。”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介绍说,“另外,由于疫情的原因,国外乐团无法演出,我们的剧院却百分百恢复了,为了提振全球信心,我们邀请了全球多家著名乐团线上合演,用音乐为全球抗疫加油。”

唱支山歌给党听

  7小时大直播国际文艺联动  

开幕当日下午2点,辐射17家直播平台的线上放送主题音乐日活动即拉开帷幕,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百名小提琴专业学生在上海大剧院正门台阶,排成 100 数字队列,以百把小提琴齐奏《唱支山歌给党听》奏响“上海之春”的红色序曲,也是穿插在主题音乐日网络直播里的首个线上放送节目。

“百位小朋友拉同一首曲子,要拉出同一个音,是要付出很大的心血的,但特别有意义。”许忠说。从2001年就参与了上海之春演出的知名小提琴家黄蒙拉,更是惊呼:“这是我自己感受最宏大的一次。除了百名学生拉琴,我还会在开幕演出上带几位年轻人一起演奏陈钢老师的新作,也是上海之春推‘新人新作’宗旨的体现吧。”

线上放送的演出内容,不仅包含开幕音乐会直播,还有提前录制的亮点节目,如上海歌剧院、上海芭蕾舞团和巴黎管弦乐团将通过云端和现场的互动,接力演绎音舞交融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艺术实践。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共同家园》《春江花月夜》《冬虫夏草》等民乐精粹,展现海派民乐开放创新的多样气质。

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告诉记者:“和我们合作的,都是世界名团,虽然是线上合作,但我们并不是简单地三个团各拉各的,而是详细了解了澳大利亚歌剧院交响乐团和以色列耶路撒冷室内乐团的编制后,再调整了我们民乐团的编制,并请作曲家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创编,把中西乐器的丰富性体现出来。古代有丝绸之路带来中西交融的佳话,现在一带一路也通过艺术和音乐继续沟通情感。我听了排练,融合的音色很让人感动。”

借助日益发达的科技手段,运用网络传输和高清影音等专业技术,通过现场演出和大屏幕云端视频联袂合演、互相交融的方式,来自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及旗下上海歌剧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民族乐团三家院团的中国艺术家,与巴黎管弦乐团、澳大利亚歌剧院交响乐团、以色列耶路撒冷室内乐团等海外顶尖艺术机构的艺术家,在“上海之春”创新性地实现了“同台”。

与此同时,海内外爱好文艺的观众通过直播平台,在小屏幕一端同步享受“上海之春”的视听盛宴。借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契机,上海文艺界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抗疫的阶段性成果,和由此而来的中国演出市场率先复苏。

为了让观众们更好地了解艺术,主题日还设置了嘉宾访谈的重要环节,此次主题音乐日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代表,协会、院校、剧场和院团的负责人及参演艺术家代表将一一亮相,回顾上海文化品牌“上海之春”的历史和特色,分享艺术家们和“上海之春”的故事,从演绎者的角度为观众导赏下午线上放送和晚间开幕音乐会的节目看点等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